信息分类
精品教材          更多
规划教材          更多
12月第二周社科类读者荐购排行榜
发布者:网上馆配会 发布时间:2017/12/14
1
《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
作者:杨国枢 编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65486
定  价:39.8 元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价值观直接左右个人的行为认知,间接影响社会管理乃至国家行为。这是一本包含了海内外社会科学学者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及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不同观点分析中国人价值观的专题著作。
2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德国] 鲁道夫 奥伊肯 著
出 版 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04521
定  价:34 元
鲁道夫?奥伊肯认为哲学不应以抽象概念为中心,应该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为中心。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使之不断走向二者的统一,成就崇高的人格。这一切创造和进化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来自宇宙的生命推动力决定的。奥伊肯想以“精神生活哲学”来统一、整合哲学史上自然主义与理智主义、唯物与唯心的对立,但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从主观出发的唯心论。
3
《独道:怎样才能与众不同》
作者:姜正成 著
出 版 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10446
定  价:36 元
这个个性张扬的年代,独道已经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人生因不同而出众。本书所述,是以独道之精神,独道之探索,独道之行事,成就独立之人格,独立之生存,独立之风采。
4
《回到你的内在权威》
作者:乔宜思 (Joyce Huang)著
出 版 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88532
定  价:39 元
本书以全球第一位中文人类图分析师乔宜思的人类图学习历程为主轴,透过她体验的过程,阐述人类图知识,与实际运用方法,逐章详细解释人类图重要名词人类图的组成、能量中心、闸门、红黑、通道、类型、策略、非自己主题、内在权威、人生角色、去制约。
5
《小众思维-大多数人认同的不一定是对的》
作者:王莉
出 版 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04307
定  价:29.8 元
《小众思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有关思维训练的通俗读物。用案例及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方式,逐一列举出了40个大多数人都会犯的认知偏误、逻辑谬误。也许,连我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人生的一些困惑背后,往往藏着自以为是的思维定式,它阻碍着我们,把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了。作者用通俗的案例和语言尝试解读大多数人背后的思维盲点,不但让读者认清这些会造成平时不理性的思维形态及其所衍生的无数不理性的行为,还追溯其背后的根源,并提出改善思维模式的实用方法。
6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
作者:[美]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29859
定  价:45 元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体系中一个新开辟的领域,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它重点关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认为生活的核心并不只是避免麻烦、防止困扰,而应该更加关注人生中美好的一面,以及如何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7
《可拓创新思维及训练》
作者:李兴森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32316
定  价:39 元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介绍可拓学理论、方法及其在创意生成与矛盾处理中的应用,目标是让可拓创新方法成为企事业员工、大学生等“草根”阶层创新的利器。
8
《愚昧者的愚昧》
作者:(美) 罗伯特·特里弗斯著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7702
定  价:55 元
本书内容包括:自欺的进化论逻辑;自然界中的欺骗;强加性自欺的神经心理学基础和等级区分;家庭中的自欺以及分裂的自我;欺骗、自欺与两性;自欺的免疫学原理;自欺的心理学原理等13章。
9
《柏拉图诗学新探》
作者:王柯平,[澳大利亚] 瑞克·本尼特兹(Rick Benitez) 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76914
定  价:55 元
本书是一部采用跨文化方法研究古典、柏拉图与诗学的标志性论集。对柏拉图诗学的研究跨越了数门学科,提供了一个真正的比较视野,贯穿于柏拉图的对话作品、文体样式、历史角度、文化语境以及研究者自身的学术视野。
10
《哲学是什么》
作者:(美国)罗伯特·何罗·沃尔夫(Robert Paul Wolff)
出 版 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60121
定  价:68 元
全书的篇章除了第一章介绍何渭哲学外,其他各章囊括了认识论、形而上学、心灵哲学、伦理学等哲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可以说是对哲学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一个宏观的鸟瞰。而且每章后面都附了与各哲学分支领域相关的“当前热门话题”,通过这些与当前社会脉动相关议题的探讨,哲学不再是象牙塔中抽象难懂的理沦,而变成以帮助我们厘清日常生活与难题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