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二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测绘工程本科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用教材。《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二版)》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概述了现代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全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测量误差理论与*小二乘原理;测量平差基本方法;测量平差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的概念及建立;测量平差模型误差的假设检验;现代测量平差基本理论等。《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二版)》内容充实,结构严谨,体系完整,理论与应用并重,不仅包括了测量数据处理的经典理论,而且反映了测量平差的当代进展。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二版)》是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测绘类本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的通用教材。
本书主要讲授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于偶然误差的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绪论和六章内容。其中,绪论介绍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测量平差的发展简史和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讲述处理误差的基本理论和最小二乘原理,是本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章讲述测量平差的两种基本方法,参数平差和条件平差;第四章讲述参数平差与条件平差的扩展,包括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具有约束条件的参数平差、概括函数模型的平差、分区平差、分组平差、序贯平差和参数加权平差;第五章介绍测量平差模型误差的假设检验,包括参数的区间估计、测量数据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平差结果的统计性质、误差椭圆与参数向量的假设检验;第六章介绍现代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
本书2010年1月由测绘出版社第一次出版至今已有6年多,多年来的使用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这次再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体系与第一版基本一致。与第一版相比,在结构和内容上都做了较大调整和修订。
(1)在结构上,由原来的绪论和七章调整为绪论和六章,将原第五章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其中的平差结果的统计性质和误差椭圆放到新版的第五章,取名为测量平差模型误差的假设检验;法方程系数矩阵的性质放在第二、三章相应部分讲解,将法方程的制约性的部分内容放到第六章讲解。
(2)在内容上,增加了分区平差、概括函数模型的平差和参数向量的假设检验等内容;在平差方法方面,加强了平差中的函数模型、随机模型等概念的阐述;增补了部分实例,使平差理论的应用更加广泛。
本书的第一版由隋立芬、宋力杰、柴洪洲编写;本版由隋立芬、柴洪洲主编并负责全面修订,刘长建参编,编写了第四章和第五章的§5.6、§5.8两小节。翟翊教授、吕志平教授审阅了全书。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在此深表感谢。同时,本书的出版得到测绘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欢迎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和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以便再版时修正。
绪论
第一章 误差理论与最小二乘原理
§1-1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1-2 偶然误差的概率特性
§1-3 精度标准
§1-4 相对误差与极限误差
§1-5 参数估计与最小二乘原理
§1-6 方差及协方差矩阵的传播
§1-7 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1-8 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合并影响的精度估计
§1-9 权及权逆阵的传播
§1-10 用真误差表示的单位权方差及中误差
第二章 参数平差
§2-1 参数平差概述
§2-2 参数平差原理
§2-3 输入参数近似值及非线性误差方程的线性化
§2-4 精度估计
§2-5 参数平差应用举例
第三章 条件平差
§3-1 条件平差概述
§3-2 条件平差原理
§3-3 精度估计
§3-4 条件平差应用举例
第四章 参数平差与条件平差的扩展
§4-1 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4-2 具有约束条件的参数平差
§4-3 概括函数模型的平差
§4-4 分区平差
§4-5 分组平差
§4-6 序贯平差
§4-7 参数加权平差
第五章 测量平差模型误差的假设检验
§5-1 某些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布
§5-2 参数的区间估计
§5-3 参数的假设检验
§5-4 偶然误差特性的检验
§5-5 误差分布正态性检验
§5-6 平差结果的统计性质
§5-7 验后方差的检验
§5-8 误差椭圆与参数向量的假设检验
第六章 现代平差概论
§6-1 概述
§6-2 最小二乘配置
§6-3 秩亏自由网平差
§6-4 方差一协方差分量估计
§6-5 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
§6-6 粗差探测与抗差估计
§6-7 有偏估计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矩阵的秩
附录B 矩阵的迹
附录C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附录D 矩阵的范数
附录E 矩阵的微分
附录F 矩阵分块求逆及反演公式
附录G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