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34.5 元 本教材已被 1 所学校申请过!
丛书名:中国旅游业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
- 作者:刘亚轩,肖鸿燚,张文霞 等 编
- 出版时间:2015/7/1
- ISBN:9787503253560
- 出 版 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592
- 页码:24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中国旅游文化》对旅游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梳理,并重点介绍了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类型,包括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曲艺歌舞文化、书画雕刻工艺品文化等内容。
《中国旅游文化》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旅行社岗位培训和导游人员等级考试用书。
《中国旅游文化》体例新颖,配套齐全;
《中国旅游文化》优电子教案等相关教学资源;
《中国旅游文化》电子教案等相关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中国旅游文化》专家审定,品质保证。
第1章 概论
第1节 旅游文化的概念与范畴
第2节 旅游文化的研究意义
第3节 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
第4节 中国旅游文化
第2章 旅游历史文化
第1节 中国历史文化概述
第2节 古代思想文化
第3章 旅游宗教文化
第1节 佛教
第2节 道教
第3节 基督教
第4节 伊斯兰教
第4章 旅游山水文化
第1节 山水文化概述
第2节 中国山水文化的审美
第3节 山水景观的旅游价值
第4节 中西山水旅游比较
第5章 旅游建筑文化
第1节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
第2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特征
第3节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结构
第4节 中国建筑文化的旅游价值
第5节 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
第6章 旅游园林文化
第1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第2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与特点
第3节 中国园林造园要素
第4节 中国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
第5节 中国园林的主要构景手法与本质
第6节 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
第7章 旅游饮食文化
第1节 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第2节 八大菜系及地方风味小吃
第3节 中国茶文化
第4节 中国酒文化
第8章 旅游民俗文化
第1节 民俗文化概述
第2节 服饰民俗
第3节 民间信仰
第4节 民间生活
第9章 旅游曲艺歌舞文化
第1节 中国曲艺文化与旅游
第2节 中国戏曲文化与旅游
第3节 中国歌舞文化与旅游
第10章 旅游书画雕刻工艺品文化
第1节 中国书法旅游文化
第2节 中国绘画旅游文化
第3节 中国雕刻旅游文化
第4节 中国工艺品艺术旅游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旅游文化》:
(二)奇特
奇,是相对于普遍常见的地理地貌现象而言的。如冰川碾压而形成的U形山谷,一些风化剥蚀严重而呈奇形怪状的山峰、巨石,都是奇特的景观资源。再如我国云南石林,被誉为“天下奇观”;奇松怪石的黄山风景,以奇制胜。还有一些奇景并不在于它的表面形象,而在于它的奇特的现象。安徽无为县轩车山听到人声喧哗便有滚沸如笑的笑泉,浙江金华原有的随月亮之盈亏而涨落的月泉,均属于这一类。
(三)险峻
在自然风景中,险和奇一样,能以特殊的夸张形式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山的险常和峻共生,如华山的三大险千尺幢、百尺峡和老君犁沟。
(四)开阔
这是指欣赏风景时无遮挡的视野空间阔大。它与平坦无垠的地形条件和较高的欣赏点有关。“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碧波万顷的大海,“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江大湖,都是旷野之景的代表。提高看风景的视点高度,所看到的旷野之景才更有气派。观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黄鹤楼,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岳阳楼,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喜茫茫空阔无边”的昆明大观楼等,都是为了观赏大江、大海的浩渺连绵的水势而设置的提高游客视点的观赏点。
(五)秀丽
秀丽包括有雅致、精巧和清秀等内容。对于山形,秀丽是指山的姿态苗条清秀,外形轮廓飞舞多变,开合转曲分明,这和风化剥蚀、雪雨切割有一定关系。像黄山的山峰,姿态、形状都很秀,人称“天下奇秀”。秀丽的自然景色离不开“水”,有水,山才秀,才现出生气。因此秀丽的风景往往是山水结合,山转水绕的。秀丽的另一层含义是指茂密的植被覆盖,使风景色彩郁郁葱葱,线条柔和,呈现出一种富有生机的美。在宋代,人们就作出了“西北之山多浑厚,东南之山多奇秀”的评价。东南山水,像黄山的奇秀、庐山的清秀、雁荡山的灵秀、武夷山的神秀,以及西湖的媚秀,都带有着秀丽的特点。
(六)幽深
幽深景色的特点是一个欣赏空间套着另一个欣赏空间,环环相扣,需要循小径,作序列式的游赏。这种风景一般以丛山深谷和伸展的山麓为地形条件,并辅以繁茂的乔木灌林,随着山谷的自然转曲,形成明暗阴影变化异常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种景色最好的写照。幽既可指深邃有味的视觉欣赏空间,又可指恬静无喧的听觉环境。“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幽深风景听觉特征的描写,所以,视听相互协同的欣赏是游赏幽深风景的一大特点。钱塘山水风景中的“云栖”“九溪十八涧”,是很有代表性的幽深景致。
上述6种形态特征在自然界又往往是共生交错的,但是每一个风景区,或者风景点,总是有一两个主要的特征。如“九溪十八涧”是幽和秀的结合;四川峨眉山被誉为“峨眉天下秀”,却又表现出“峨眉一派出昆仑,平畴突起三千米”的雄伟美。壮阔无边的旷野之景也常使人感到一种雄伟的崇高美感,而王安石说“世之奇伟,常在于险远”,又谈到了奇险和雄伟之间的联系。
四、山水欣赏角度
如何欣赏旅游景观才能获得更多的美感,才能达到赏心悦目?简而言之,离不开方法、距离、角度和时间等条件。
(一)观赏的方法
1.动态观赏
动态观赏实际上是指游人在游览中,沿着一定的风景线,或步行、或乘车、或乘船观赏风景的一种方法。观赏者要身临其境,全部身心都要置于风景之中,使人感到美就在你周围,美包围着你,拥抱着你。因为这种身临其境,目睹实物的观赏所产生的美感是一种立体的感受,是非常强烈的。所以,动态观赏本身就富有极大的魅力。
从桂林到阳朔有80千米的水程,乘游船从桂林到阳朔旅游,可以欣赏两岸变幻无穷、奇异优美的自然景色。“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是清代袁枚描写漓江两岸风景的一首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漓江的山水与倒影形成何等迷人的景色。
目前,我国风景区普遍建造索道,游人乘缆车观赏风景更富独特的情趣。在缆车上视点较高,对周围的风景一览无余,更感到心旷神怡。
2.静态观赏
静态观赏是旅游者在一定的位置上,面对风景的一种欣赏活动:缓慢地移动视线,仔细地玩味其中的奥妙。像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园中园)、北海中的静心斋、苏州的网师园,其特点是小巧精美,以小观大,以少胜多,都适合静态观赏,仔细玩味。
静态观赏是与动态观赏相对而言的。有时需要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的观赏方法。这要以风景的特征和旅游者审美活动的需要而定。风景区和园林,在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这种审美活动的特点,于是在主要风景点上建造亭、台、楼、阁、榭、廊等,一方面供游人憩息,一方面游人在停留休息时可以仔细玩味风景的美。在烟台小蓬莱的一座石砌的门楣上。有“观海听涛”4个醒目的大字。这里“观”与“听”二字都含有“静”的意境,就是说,欣赏大海,只有静下来细听大海波涛的喧嚣,领略大海喧嚣的韵味,进入“静”的审美状态,才能真正感受到大海的美。需要强调的是动与静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前者是寻求天趣与动美,后者是注重情趣与静美。动与静相互结合,才能感受风景美的全貌,获得整体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