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购车时需要关注的汽车发动机性能和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作稳定性、行驶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作为主要内容;每章在介绍必需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对上述性能分别进行分析和评价;后再介绍汽车文化的基础上,对选购汽车时需要参照的性能指标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总结。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汽车销售服务行业亟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并了解汽车性能相关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编者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并结合目前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满足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等汽车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写的。
本书自第1版出版以来,受到广大师生及技术人员的好评,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断有新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且汽车营销或售后专业人员已经面临从服务型向技术型转变的趋势,因此部分内容需要修订。在第1版的基础上,以发动机、汽车的性能为切入点,将汽车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制动性能、操作稳定性能、舒适性能与对应的评价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为基础,并且深入到汽车文化及选购领域。本次修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结构的适当更新。原版部分内容结构不适合目前高职教学需要,本版对其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2)内容的适当更新。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第1版中的一些内容已经相对落后,且部分内容不够详细,本版进行适当更新和丰富。
3)更正了原版文字、插图中的一些疏漏和错误。
本书由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鲍远通教授主编,并编写第一、二章,高亚男副主编与丰烨编写第四、五、八章,刘伟、左明伟编写第六、七章,卢得芳、真金编写第三章。本书由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侯树梅副教授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王世震教授的大力支持和细心指导,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和相关专家批评指正。
编者
前言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性能的评价1
第一节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评价指标1
第二节发动机的换气过程9
第三节燃料的特性及其对发动机的影响22
第四节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27
第五节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43
第六节汽车发动机特性的分析与评价57
第二章汽车动力性能的评价69
第一节汽车动力性能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69
第二节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78
第三节汽车动力性能的分析81
第四节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89
第五节汽车动力性能的评价方法95
第三章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102
第一节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102
第二节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106
第三节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110
第四节电动汽车114
第四章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118
第一节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118
第二节汽车制动过程的分析119
第三节汽车制动性能分析123
第四节与汽车制动性能相关的新技术应用139
第五章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评价146
第一节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评价指标146
第二节汽车行驶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能148
第三节轮胎的侧偏特性150
第四节汽车操纵稳定性能与底盘的关系154
第五节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评价方法及改善措施156
第六章汽车行驶性能的评价162
第一节汽车平顺性的评价162
第二节汽车通过性的评价171
第七章汽车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的评价181
第一节汽车安全性能的评价181
第二节汽车舒适性能的评价199
第三节轮胎与灯光系统208
第八章汽车文化与选购218
第一节汽车文化218
第二节汽车选购的主要评价指标225
第三节汽车选购的主要误区228
参考文献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