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计划找工作的大学生,你一定很想知道自己的专业能够从事哪些职业,在哪个行业、哪类企业、哪些城市、哪类地区就业,薪资多少,职位晋升情况如何,获取职位信息的有效渠道在哪里,面试需要注意什么,创业面临哪些风险,我是否适合创业等等。
从师长那儿了解的信息毕竟有限,在图书馆、网络上千辛万苦淘来的数据也远远不够,而且往往不针对应届大学生求职者。
看一看这本书的目录,就知道它是不可或缺的。翻一翻书中的图表和分析,会明白你多么需要它。
《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2013年·本科版)》基于国际先进调查系统,调查范围覆盖全国110所“211”院校,971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非“211”本科院校,包括604个本科专业、605个职业、323个行业,是由麦可思(MyCOS)权威、独家的第一手就业数据编写而成的一本大学生求职与就业地图。
本书自2009年首版以来,受到大学生和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这本以数据为依据的书被称为“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宝典”。为什么大学生和就业指导老师们喜欢这本书呢?因为本书有大学生求职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这本书有你计划就业的地区、职业、行业的薪资与需求行情,如雇主提供的最高薪资、平均薪资、其他人的最低薪资要求、平均求职成本、投出多少份简历才能得到一份工作邀请等。本书可以为你提供求职所需要的策略、技巧、信息和方向,既是一本大学本科毕业生必备的求职手册,又是中国唯一得到麦可思数据及授权的本科生求职辅导书,更可作为你求职道路上的“GPS系统”,在求职的曲径迷宫中引领你走向成功的新起点。
本书在2009年版(原名《决战大学生就业》)和2010年版的基础上,于2011年针对本科毕业生和从事本科就业指导老师的需要首次进行了改进;2012年版为本科版的第2版,数据来源于麦可思2011年全国调查中的17.1万份本科毕业生的有效答卷;2013年版为本科版的第3版,数据来源于2012年全国调查中的17.6万份本科毕业生的有效答卷,是基于麦可思最新调查研究数据所编写的最新版本。
侃
麦可思研究院,作为每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的唯一作者,长期为教育部、人社部、司法部等部委,江苏、广东、湖北、四川等十几个省教育厅和全国400多所高校提供调研与数据分析服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研究合作方,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单位。在新浪网和《新周刊》联合进行的“最值得信赖的机构和人士”调查中位列第9名,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位列前10名。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是国际水平的专注于高等教育的管理咨询公司,拥有12项知识产权,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连续6年完成了对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抽样跟踪调查,了解社会需求与大学生培养质量。
第1章 冲锋!一切为了就业
1.1 700万大学毕业生的最后一战
1.2 毕业生你的职业需规划
1.3 你是谁
1.4 走近心仪的职业
1.5 量身打造你的职业目标
1.6 本书使用指南
第2章 五步跨入理想职业
2.1 你的性格适合什么职业
2.1.1 职业类别测评
2.1.2 揭开职业的神秘面纱
2.2 你不知道的职业真相
2.2.1 工作必须与专业相关吗
2.2.2 低门槛就业≠先就业再择业
2.2.3 10大高薪职业&10大热门职业
2.2.4 你就读专业的职业流向ToP5
2.3 男女都怕入错行
2.3.1 10大高薪行业&10大热门行业
2.3.2 你所学专业的行业流向ToP3
2.4 为自己挑个好老板
2.4.1 选雇主看企业文化
2.4.2 选雇主看招聘需求
2.4.3 你的专业适合去哪种单位
2.5 哪个城市最适合你
2.5.1 就业城市类型
2.5.2 省会不该是你择业的“唯一”
2.5.3 薪资最高的城市
第3章 完美求职全攻略
3.1 决胜求职“信息战”
3.1.1 从哪里获取求职信息
3.1.2 近水楼台——大学提供的求职服务
3.2 制作简历也是一门艺术
3.2.1 展现你独特的光彩
3.2.2 寻找与工作的契合点
3.2.3 形神兼备相辅相成
3.3 成功面试:展现最完美的自己
3.3.1 资料收集和准备
3.3.2 着装
3.3.3 礼仪
3.3.4 面试
3.3.5 面试之后
3.4 现实没有那么残酷:期待薪资VS实际月薪
3.5 选择工作单位: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第4章 捍卫就业权益
4.1 警惕求职“陷阱”
4.2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签订
4.2.1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异同
4.2.2 警惕“陷阱”合同
4.3 防患于未然: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
4.3.1 三方协议
4.3.2 试用期权益
4.3.3 纠纷处理方式
4.4 社会保险:薪资之外的正当权益
第5章 本科生自主创业实用手册
5.1 你适合创业吗
5.2 创业热身赛
5.3 创业的资金来源
5.4 创业的地点选择
5.5 好的创业项目=成功的一半
5.6 不可低估的创业风险
5.7 创业成功者说
5.8 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优惠
5.9 创业启示录:人是在错误中成长的
附录 本科生最有可能从事的常见职业列表
为了便于读者更正确和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对本章的表格作出了一个统一的说明,你可以先略过这些说明,在阅读表格的同时再进行参考。
(1)所有数据来源于“麦可思(MyCOS)-中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是根据麦可思2012年对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所得数据,反映的是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状况。
(2)就业率,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就业率的计算基数不包括毕业后在读研究生和出国留学人员。
(3)数据时间选取“毕业半年后”,因为此时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寻找工作,且毕业初期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开始降低工作的期待值,另外毕业半年后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趋于稳定,综合这些因素,毕业半年后的数据更能真实地反映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4)有关薪资的数据,我们以月为时间单位给出如下两点说明。
·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反映真实薪资情况;
·毕业前的月收入期待底线——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能够接受的最低薪资。
月收入期待底线越高,越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5)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麦可思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分为35项基本工作能力,在调查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时,请他们评估各项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工作要求的水平和自己离校时掌握的水平。经过加权计算出离校时掌握的35项能力的总体水平。工作能力的最高水平是100%,企业一般要求达到40%以上(麦可思《中国企事业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与工作能力需求调查》),毕业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多在30%~60%之间。
(6)基本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离校时掌握的水平达到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工作能力满足度反映的是自身能力与初级职业工作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举例来说,某个“211”院校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进入一家投资银行从事财务分析,由于该公司技术含量高,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该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能力不太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而某个非“211”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一家超市从事会计工作,工作要求的技术含量不高,该学生掌握的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工作需要。
为了便于读者更正确和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对本章的表格作出了一个统一的说明,你可以先略过这些说明,在阅读表格的同时再进行参考。
(1)所有数据来源于“麦可思(MyCOS)-中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是根据麦可思2012年对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所得数据,反映的是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状况。
(2)就业率,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就业率的计算基数不包括毕业后在读研究生和出国留学人员。
(3)数据时间选取“毕业半年后”,因为此时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寻找工作,且毕业初期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开始降低工作的期待值,另外毕业半年后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趋于稳定,综合这些因素,毕业半年后的数据更能真实地反映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4)有关薪资的数据,我们以月为时间单位给出如下两点说明。
·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反映真实薪资情况;
·毕业前的月收入期待底线——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能够接受的最低薪资。
月收入期待底线越高,越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5)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麦可思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分为35项基本工作能力,在调查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时,请他们评估各项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工作要求的水平和自己离校时掌握的水平。经过加权计算出离校时掌握的35项能力的总体水平。工作能力的最高水平是100%,企业一般要求达到40%以上(麦可思《中国企事业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与工作能力需求调查》),毕业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多在30%~60%之间。
(6)基本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离校时掌握的水平达到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工作能力满足度反映的是自身能力与初级职业工作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举例来说,某个“211”院校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进入一家投资银行从事财务分析,由于该公司技术含量高,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该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能力不太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而某个非“211”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一家超市从事会计工作,工作要求的技术含量不高,该学生掌握的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工作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