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中国茶文化与茶艺
定 价:38 元 本教材已被 1 所学校申请过!
丛书名:中国旅游业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
- 作者:邹勇文
- 出版时间:2017/5/1
- ISBN:9787503258107
- 出 版 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S971.21
- 页码:12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 字数:(单位:千字)
《中国茶文化与茶艺/中国旅游业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分为中国荼文化和中国茶艺两部分,共计13章。中国茶文化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国茶区分布与生产概况,茶的种类、加工工艺及养生功效,茶叶的储存与投资价值,泡茶三要素,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与品鉴,茶叶的审评方法,茶馆经营与茶产品销售:中国茶艺部分的内容涵盖中国茶礼与茶俗,茶与文学艺术,中国茶艺,中国荼艺的表现形式,中国茶人。
《中国茶文化与茶艺/中国旅游业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内容翔宴,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强的特点,适合各类大学作为中国茶文化与茶艺课程配套教材使用,也可以供茶文化爱好者学习。
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中国茶文化有4000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分支。中国茶艺不仅是传统艺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传承我国不同时代的优秀文化,而且通过吸收与融合古代与现代文化、少数民族、宗教等文化,与时俱进,兼容并蓄,使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中国茶文化与茶艺承载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中国茶文化与茶艺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实践,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措施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大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编辑《中国茶文化与茶艺》这一教材,把中国茶文化与茶艺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各教育阶段,推动中国茶文化、中国茶艺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茶文化与茶艺全面繁荣并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目前,鉴于国内关于中国茶文化与茶艺教材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弱,本书编者团队中不仅有理论知识扎实的学者,而且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茶艺师,极大地提升了各章节的可读性、可操作性。本教材分为中国茶文化和中国茶艺两大部分,共计13章。中国茶文化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国茶区分布与生产概况,荼的种类、加工工艺及养生功效,茶叶的储存与投资价值,泡茶三要素,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与品鉴,茶叶的审评方法,茶馆经营与茶产品销售;中国茶艺部分的内容涵盖中国茶礼与茶俗,茶与文学艺术,中国茶艺,中国茶艺的表现形式,中国茶人。本教材内容知识翔实,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强的特点,适合各类大学作为中国茶文化与茶艺课程配套教材使用,也可以供茶文化爱好者学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吸收了许多学者的优秀成果,在此谨表示诚挚的谢意。
邹勇文,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与制度设置、旅游管理等。近些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篇调研报告获得省级以上领导批示;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3本;参与完成课题6项。
第一章 中国茶文化发展脉络
第一节 茶的起源
第二节 茶的利用与发展历史
第三节 茶具的演变
第二章 中国茶区分布与生产概况
第一节 古代茶区的划分
第二节 现代茶区的划分
第三节 茶树的特征特性
第四节 茶树栽培与采摘
第三章 茶的种类、加工工艺及养生功效
第一节 茶的种类
第二节 茶的加工工艺
第三节 茶的养生功效
第四章 茶叶的储存与投资价值
第一节 茶叶包装及贮藏
第二节 茶叶的投资价值
第五章 泡茶三要素
第一节 投茶量
第二节 泡茶水温
第三节 浸泡时间
第六章 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与品鉴
第一节 绿茶的冲泡方法与品鉴
第二节 白茶的冲泡方法与品鉴
第三节 黄荼的冲泡方法与品鉴
第四节 青茶的冲泡方法与品鉴
第五节 红茶的冲泡方法与品鉴
第六节 黑茶的冲泡方法与品鉴
第七章 茶叶的审评方法
第一节 茶叶的审评环境
第二节 审评器具
第三节 评茶用水
第四节 评茶流程
第八章 茶馆经营与茶产品销售
第一节 茶馆经营的要素
第二节 茶产品销售的方法
第九章 中国茶礼与茶俗
第一节 中国茶礼
第二节 中国茶俗
第十章 茶与文学艺术
第一节 历代著名茶画欣赏
第二节 著名文学作品里面的荼文化
第三节 采茶舞
第十一章 中国茶艺
第一节 中国茶艺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茶艺之美
第十二章 中国茶艺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茶艺的概况
第二节 古代茶艺
第三节 现代茶艺
第四节 宗教茶艺
第五节 少数民族荼艺
第十三章 中国茶人
第一节 茶人的概念
第二节 茶人的精神
第三节 茶人的代表人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