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 《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丛书: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依据《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梳理出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28个教学关键问题,并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通过各种教学案例为如何解决教学关键问题提供了参考,通过评述与建议又从学科的角度给予教师更为深入的指导。《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丛书: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丛书: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指导》共涉及28个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提供了89个教学案例,每个教学关键问题配有说课、上课、教学反思和案例评析4个微视频,共计112段微视频。读者可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观看,也可以使用书后的学习卡登录学习平台,在线观看。 《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丛书: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为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的培训教材,供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自学或研修使用。也可作为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资格考试的参考书,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范生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历史与社会教育研究者参考使用。
□问题选择典型。涵盖面广,如时序概念、史料论证、历史思维和“回归历史现场”等,尤其是文化传统、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等问题既富有时代特征,又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
□问题的栏目设计体现了广度与深度的融合,尤其是第二部分“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对社会教学有较大的启发作用。
□问题分析透,解答思路清晰,案例呈现典型。
(朱可、刘诚平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朱明光编审)
绪言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
教学关键问题1 如何构建时序概念
视频案例:玩转尺子,贯通历史
教学关键问题2 如何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描述区域的空间位置
视频案例:辽阔的疆域
教学关键问题3 如何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认识生活的区域和生活的变化
视频案例:区域生活的变迁
教学关键问题4 如何运用不同的史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
视频案例:辛亥革命
教学关键问题5 如何运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
视频案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教学关键问题6 如何回到“历史现场”,培养历史形象思维能力
视频案例: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教学关键问题7 如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视频案例:如何评价汉武帝
教学关键问题8 如何认识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视频案例:如们认识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关键问题9 如何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道路自信”
视频案例:如何增强国家认同感和“道路自信”
教学关键问题10 如何理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视频案例:如何理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教学关键问题11 如何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视频案例:丝路明珠
教学关键问题12 如何运用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视频案例:逐水草而居
教学关键问题13 如何分析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
视频案例:季风的分布
教学关键问题14 如何认识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视频案例:山川香美
教学关键问题15 如何认识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视频案例:如何认识区域的差异
教学关键问题16 如何分析古代区域文明特征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视频案例:如何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教学关键问题17 如何理解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意义
视频案例:国人是如何面对“西学东渐”的
教学关键问题18 如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视频案例:感悟传统
教学关键问题19 如何梳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
视频案例:运用年代尺梳理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
教学关键问题20 如何理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视频案例: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
教学关键问题21 如何形成人口、资源环境意识,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视频案例: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关键问题22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视频案例: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教学关键问题23 如何指导学生针对本地自然和人文特点及本地在人地方面的主要问题开展社会调查
视频案例: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杭州茶园”为例
教学关键问题24 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视频案例:以历史事件透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关键问题25 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视频案例:如何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责任感
教学关键问题26 如何解读历史与社会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视频案例: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教学关键问题27 如何开展综合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视频案例:如何利用图片开展历史与社会课教学
教学关键问题28 如何实施差异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视频案例:联通世界的新航路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