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设备/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规划教材
定 价:50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规划教材
- 作者:彭宝利 著
- 出版时间:2017/12/1
- ISBN:9787562946274
- 出 版 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Q172.6
- 页码:35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设备/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规划教材》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原料的破碎及预均化、水泥生料粉磨及均化、水泥熟料煅烧、水泥制成、水泥储存及发运的整个工艺过程及所涉及的生产设备,反映了国内外水泥工业的新进展、新技术应用及水泥标准等方面的新成果。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设备/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规划教材》还对水泥品种及性能和应用、制造水泥所用原料和燃料及其配料、水泥熟料矿物组成、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与腐蚀等,也做了一般性介绍,内容丰富,翔实可靠,实用性强.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设备/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规划教材》既可供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供水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阅读和参考,还可供水泥企业作为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教学用书。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是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最新成就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的全过程之中,使水泥生产具有高效、优质、节约资源、清洁生产、符合环境保护和大型化、集约化、自动化及科学管理特征的现代水泥生产方法,是当代水泥工业发展的主流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水泥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引进和消化世界先进水泥生产技术的同时,相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和装备,现已成为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近年来我国水泥工业实现了快速稳步推进,产量大幅度递增,自主创新取得新成效,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这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并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而承担着为水泥行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其专业教材内容却严重滞后当今水泥技术的发展步伐,不能满足学校专业教学和企业职工培训的需要。为此,我们向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师生们推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设备》及其姊妹篇《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设备图集》。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设备》一书,从基本理论到实用技术,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在相关章节中还绘制了大量翔实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的立体图和局部剖视图,直观地展现了水泥生产的工艺过程及设备构造。该书不仅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将给教师授课带来很大方便,让指导学生实习等实践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既可供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供水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阅读和参考,还可供水泥企业作为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教学用书。
本书由济南大学程新教授作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联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现代化水泥企业的支持以及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田道全、杨学忠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学识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从事水泥事业的广大同仁和学子们给予批评指正,以便今后再版时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1 水泥的基本知识
1.1 水泥的起源与发展
1.2 水泥的种类
1.2.1 通用硅酸盐水泥
1.2.2 专用水泥
1.2.3 特性水泥
1.3 水泥产业具有的特点
1.4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概况
1.5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
1.6 制造水泥的原料
1.6.1 硅酸盐水泥的原料及质量要求
1.6.2 工业废渣的利用
1.7 燃料煤
1.7.1 对煤的质量要求
1.7.2 燃煤基准及其表示方法
1.8 石膏
1.8.1 天然石膏
1.8.2 工业副产石膏
1.8.3 石膏的掺加量
1.9 混合材料
1.9.1 混合材料的分类
1.9.2 粒化高炉矿渣
1.9.3 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1.10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及率值
1.10.1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组成
1.10.2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1.10.3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率值
1.10.4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的测定计算和换算
1.11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和硬化
1.11.1 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
1.11.2 水泥的水化
1.11.3 水泥的凝结
1.12 铝酸盐系列水泥的生产原料、水泥熟料组成及生产控制参数
1.12.1 铝酸盐水泥
1.12.2 硫铝酸盐水泥与铁铝酸盐水泥
1.13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
1.13.1 定义与分类
1.13.2 组分与材料
1.13.3 强度等级
1.13.4 技术要求
1.13.5 试验方法
1.13.6 检验规則
1.13.7 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1.14 现代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1.14.1 生料制备
1.14.2 熟料煅烧
1.1.3 水泥制成
2 水泥生料的制备
2.1 原料破碎
2.1.1 基本概念
2.1.2 破碎工艺流程
2.1.3 破碎设备
2.2 原料预均化
2.2.1 堆料及取料过程
2.2.2 预均化库
2.2.3 堆料机
2.2.4 桥式刮板取料机
2.2.5 预均化效果
2.3 原料的配制
2.3.1 原料的配料站
2.3.2 水泥生料的配料计算
2.4 水泥生料的粉磨
2.4.1 球磨机粉磨工艺系统
2.4.2 立式磨机系统
2.4.3 水泥生料的质量控制
2.5 水泥生料的均化
2.5.1 水泥生料均化库的构造及均化过程
2.5.2 水泥生料均化的工艺过程
2.5.3 水泥生料均化库的类型
2.5.4 水泥生料均化系统的配置
2.5.5 水泥生料均化库的应用实例
2.5.6 水泥生料均化库的操作控制
3 水泥熟料的煅烧
3.1 新型干法煅烧工艺技术
3.1.1 悬浮预热技术
3.1.2 预分解技术
3.2 分解炉及其预分解系统
3.2.1 分解炉系列
3.2.2 分解炉的工艺性能
3.3 水泥回转窑
3.3.1 水泥回转窑的功能及特点
3.3.2 水泥回转窑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3.3.3 回转窑內工艺带的划分及水泥熟料的烧成
3.3.4 窑衬
3.3.5 预分解窑的操作
3.3.6 水泥熟料的质量控制
3.4 水泥熟料冷却机
3.4.1 第1代与第2代箅式冷却机
3.4.2 第3代箅式冷却机
3.4.3 第4代算式冷却机
3.5 煤粉燃烧器
3.5.1 煤粉燃烧器中的名词术语及其含义
3.5.2 3风道煤粉燃烧器
3.5.3 4风道煤粉燃烧器
3.5.4 煤粉燃烧器的操作
3.6 增湿塔
3.6.1 增湿塔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3.6.2 增湿塔的关键技术
3.6.3 增湿塔自动喷淋系统工艺和控制流程
3.7 煤粉的制备
3.7.1 风扫式钢球磨机
3.7.2 立式煤磨机
3.7.3 煤磨机用热风
3.8 水泥熟料煅烧系统的主机配置及工艺流程
4 水泥的制成
4.1 水泥的材料组成及要求
4.1.1 水泥的主要组分及配比
4.1.2 水泥粉磨的细度
4.1.3 水泥助磨剂
4.2 矿渣的烘干
4.2.1 回转烘干机
4.2.2 沸腾燃烧室
4.2.3 烘干杌的操作控制
4.3 水泥粉磨
4.3.1 水泥粉磨工艺流程
4.3.2 辊压机
4.3.3 辊压机系统的操作维护
4.3.4 打散分级机
4.3.5 V形选粉机
4.3.6 打散分级机与带V形选粉机的粉磨工艺系统的比较
4.3.7 球磨机
4.3.8 水泥粉磨工艺操作
4.3.9 O-Scpa选粉机
4.3.10 立式磨机系统
4.3.11 出磨水泥的质量控制
4.4 水泥储存与发运
4.4.1 水泥装运系统的发展
4.4.2 储存及均化
4.4.3 回转式水泥包装机
4.4.4 水泥散装系统的主要设备
5 辅助设备
5.1 机械输送设备
5.1.1 带式输送机
5.1.2 螺旋输送机
5.1.3 斗式提升机
5.1.4 链式输送机
5.2 气力输送设备
5.2.1 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
5.2.2 空气输送斜槽
5.2.3 气力提升泵
5.2.4 螺旋气力输送泵
5.2.5 仓式气力输送泵
5.2.6 管道及阀门
5.3 除尘与通风设备
5.3.1 粉尘与除尘
5.3.2 旋风除尘器
5.3.3 袋式除尘器
5.3.4 电除尘器
5.3.5 离心通风机
5.3.6 除尘系统的选择
5.3.7 球磨机內通风与收尘的测定
5.4 空气压缩站
5.4.1 空气压缩站的组成
5.4.2 空气压缩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