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65 元 本教材已被 1 所学校申请过!
丛书名: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 作者:安国辉等编著
- 出版时间:2008/12/1
- ISBN:9787030225177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适用读者: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专科生;相关专业科研人员
- 中图法分类:F301.2
- 页码:40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土地利用规划/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从土地的概念开始阐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概念、技术原理等内容;重点突出地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方法、技术路线;图文并茂地将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呈现给读者。
《土地利用规划/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决策,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面对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我们根据前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的经验和已有的成果,编写了这本教材。编写本书的目的是推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发展,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服务,以满足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需要。
本书具有系统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全书系统地介绍了所有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应用新的规划理论解析规划的原理与技术,强调评价技术在规划各环节的应用,通过大量实例说明技术和规程的应用,通俗易懂,可作为教材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基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人员、其他相关规划人员参考。
本书由河北师范大学组织编写。编写分工为:安国辉,第一至第五章及第七、九、十、十三章;张侠,第六章第一、七、九节、第八章、第二十二章;董硕,第十九至第二十一章;崔娟敏,第十六至第十八章;季文光,第六章第八节、第十四、十五章;梁彦庆,第六章第二至第六节、第十一章;赵维全,第十二章。全书由安国辉和张侠负责统稿、定稿。
本书是在前人已有的教材基础上,在国土资源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等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完成了大量的规划项目后编写的。感谢支持我们完成项目的领导和单位,感谢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的领导,感谢我们的老师、同事、学生在项目中给予的帮助,也感谢家人对我们莫大的帮助。
由于编者水平和编写时间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对相关内容的取舍也可能不尽合理,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和相关专家批评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完善。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 土地与土地利用 3
第一节 土地及其特性与功能 3
第二节 土地利用及其分类 5
第三节 我国土地利用状况 10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 16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概述 16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19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简史 22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26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理论 26
第二节 经济学原理 27
第三节 生态学原理 36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控制理论 40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技术原理 46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 46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与依据 48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与模式 50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五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55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与性质 55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与方针 57
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58
第四节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与方法 60
第六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 65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 65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71
第三节 土地资源评价 76
第四节 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 97
第五节 人口发展动态预测 109
第六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 115
第七节 土地利用发展战略 123
第八节 城镇用地供需平衡分析 130
第九节 耕地保护 137
第七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方案的编制 146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言 146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条件分析 147
第三节 土地利用的潜力分析 148
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与战略 150
第五节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调整 151
第六节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152
第七节 土地利用分区 154
第八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 159
第九节 土地利用计划 161
第十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162
第十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其他成果 174
第十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178
第八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182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82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186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189
第三篇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第九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概述 199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概念、性质与分类 199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目的与程序 201
第十章 专项建设用地规划的控制标准 203
第一节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203
第二节 独立工矿建设用地 213
第三节 交通建设用地 217
第四节 水利建设用地 225
第十一章 土地保护规划 228
第一节 土地保护规划的概念与分类 228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231
第三节 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 235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划 238
第五节 风景名胜保护区的土地保护 240
第十二章 土地开发规划 244
第一节 土地开发规划概述 244
第二节 土地开发规划的意义和任务 245
第三节 土地开发的原则与内容 247
第四节 土地开发规划的实例——大同市土地开发规划 249
第十三章 土地整理规划 254
第一节 土地整理规划概述 254
第二节 土地整理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258
第三节 土地整理的潜力、内容及规划编制程序 259
第四节 土地整理规划实例——清河县土地整理规划 263
第十四章 土地复垦规划 280
第一节 土地复垦规划的概述 280
第二节 土地复垦规划的原则与依据 282
第三节 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283
第四节 土地复垦规划的实例——左云县土地复垦规划 285
第十五章 土地生态环境整治规划 289
第一节 土地生态环境整治规划概述 289
第二节 土地生态环境整治规划的分类 291
第三节 土地生态环境整治规划的实例——左云县土地生态环境整治规划 294
第四篇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第十六章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305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分类 305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的程序 306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项目的管理 308
第十七章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规划设计 312
第一节 土地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 312
第二节 土地整理项目的工程设计 315
第三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设计的效益分析 346
第四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设计的成果 350
第十八章 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 355
第一节 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的规划设计 355
第二节 土地沙化、盐碱化治理的规划设计 356
第五篇 “3S”技术与土地规划管理
第十九章 “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361
第一节 “3S”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361
第二节 “3S”技术在土地信息数据库构建中的应用 363
第三节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365
第二十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 368
第一节 土地信息系统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368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369
第二十一章 土地规划的系列制图 374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74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图 378
第三节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图 379
第二十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382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概述 382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387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监督管理 391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制度建设 394
第五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修改和修编 397
主要参考文献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