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精品教材          更多
规划教材          更多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

定  价:28 元

丛书名:中国社会工作教材精粹

抱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不参与样书赠送活动!

  • 作者:黄健英 编著
  • 出版时间:2009/12/1
  • ISBN:9787811087963
  • 出 版 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323.4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大32开
  • 字数:(单位:千字)
9
7
0
8
8
7
7
8
9
1
6
1
3
北方农牧交错带既是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的交错地带,也是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分界线和交叉地带。农牧交错带的形成首先是人类经济活动适应自然的结果,交错带以北的广袤草原基本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少,不适宜大规模种植业的发展;以南降水量逐渐递增,适宜农耕业的发展。北方农牧交错带自北向南是由畜牧业向农耕业的过渡地带,其表现一般为畜牧业与种植业交错插花分布,越向南延伸,种植业比重越高。从历史上畜牧业的存在形式看,农牧交错带以北是游牧畜牧业,向南随着种植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补充,由游牧畜牧业向饲养畜牧业过渡。农牧交错带作为两种自然环境、两种生产方式的过渡地带,是遏制荒漠化、沙化东移和南下的生态屏障。促进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对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改善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