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微观经济学》将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概括为十章: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方法、供求原理、效用论与消费者商品需求行为、生产要素供给、厂商生产技术约束、完全竞争厂商行为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微观经济学》编写时特别重视两点:一是在尽量全面地介绍现代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力求简明、准确和规范,尤其避免模糊和误读:二是对于应用性内容及案例分析,尽量加强理论与应用针对性,绝不追求篇幅和形式花哨。
《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微观经济学》适合作为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等读者参考。
本书是编者在总结了多年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与研究生教学经验基础上独立编写而成的。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经济主体行为、相互作用与微观层面的资源配置结果及其改善的可能性。
全书共分为十章。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方法。本章将形形色色的微观经济学定义表述归纳总结为: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人们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选择行为及其相互作用与微观后果。本章还将(微观)经济学基本方法/通用范式概括为传统的供求均衡模型和博弈论/经济人模型。前者的直观大意为综合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资源配置问题,后者的基本套路是结合目标(或偏好)和约束条件分析经济主体行为及其资源配置结果。
第二章 供求原理。本章以普通商品市场买卖中价格与销售量决定为例详细介绍了供求均衡模型这一微观经济学的传统的基本方法。供求均衡模型的标准数学形式为方程(组),因此商品价格与销售量决定的经济学问题便归结为求解方程组的数学问题。本章特别突出两点:一是详细概述了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三种理解,以便于建立供求均衡模型的数学含义与经济含义之间的桥梁;二是提供了大量应用案例和练习,特别突出规范的供求均衡模型(优于人们日常对供求原理的解读)的强大分析功能和价值。
第三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商品需求行为。本章分别在基数效用论(存在效用函数)和序数效用论条件下分析消费者商品需求行为,推导出产品/商品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本章的基本分析范式是经济人模型,其主要构件是偏好或目标函数(最大化)和约束条件。因此,经济人模型的数学形式就是约束优化(最大化或最小化)模型,消费者最优选择问题为在一定预算约束条件下(表现为方程或不等式)追求效用(函数)最大化。这样,经济主体自利而理性的选择行为模式便归结为约束优化的数学问题,其求解已有成熟规范的操作方法。
第四章 生产要素供给。本章分析个人对生产要素的供给行为,推导出生产要素供给函数/曲线,还介绍了个人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行为,其基本分析方法同样是经济人模型。
第五章 厂商生产技术约束。本章分析厂商所面临的生产技术与成本约束条件,为分析厂商行为(利润最大化目标+生产技术和市场约束条件)做准备。
第六章 完全竞争厂商行为分析。结合第五章生产技术约束条件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约束条件下的厂商行为,本章推导出产品供给函数/曲线和生产要素需求函数/曲线,其基本分析方法还是经济人模型。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本章结合第五章生产技术约束条件分析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约束条件下(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厂商(产量、生产要素使用量及其价格)决策行为,其基本分析方法仍然是经济人模型。本章还特别给出了对不完全竞争厂商“不存在产品需求曲线或生产要素需求曲线”的准确解读。本章还介绍了与寡头垄断市场分析密切相关的博弈论中的基本概念,考察了很多应用案例。博弈论实质上就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经济人模型基本范式,这种分析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的渗透与传统方法供求均衡模型的局限性有关,因为在不完全竞争厂商不存在产品供给曲线或生产要素需求曲线的情况下,无法套用供求均衡模型这一传统方法。
第八章 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本章将第三章得到的产品需求曲线和第四章得到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分别与第六章得到的产品供给曲线和生产要素需求曲线结合起来,分析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销售量/需求量与价格决定机理,其基本分析框架是供求均衡模型。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本章探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市场同时实现的所谓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及其结果的(帕累托)效率评价。
第十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本章分析垄断、不完全信息、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等市场失灵的资源配置后果及其微观经济政策等矫正方法。
本书每一章开始都给出了“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以便加强读者学习的导向性。每一章结束后,都有“本章小结”,并精选了具有针对性的“实训课堂”和“复习思考题”,以便于读者检查和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本书由肖殿荒任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七章由张思全与肖殿荒共同编写,其余各章均由肖殿荒编写完成。
本书适合于国内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自学者,尤其针对本科生,也可供研究生和MBA学员使用,还可供广大实际经济工作者自学参考。
为方便教师教学,本书配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包(包括精致的电子课件、教案、案例库及案例分析、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下载地址:http://www.tup.tsinghua.edu.cn。
编者对所参考文献的作者、本书出版编辑与策划等给予帮助的相关人员,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纰漏,恳请专家与读者斧正。
编 者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方法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框架
一、经济学基本问题
二、经济学定义
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四、微观经济学的框架体系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与基本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本书内容预览
本章小结
实训课堂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供求原理
第一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二、需求曲线和需求表
三、需求曲线的三种可能含义
四、需求变化和需求曲线移动
第二节 供给曲线
第三节 供求均衡
一、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与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供求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变化
三、供求均衡分析模型
四、价格管制
第四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需求弹性
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
三、供给弹性
第五节 供求均衡模型的应用
一、税收的归宿
二、蛛网模型
本章小结
实训课堂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商品需求行为
第一节 效用函数与需求函数
一、概述
二、效用函数
三、效用最大化、预算方程与需求函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与需求曲线
一、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
四、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需求曲线
五、对偶问题
六、从个人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七、消费者剩余
八、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九、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关系
本章小结
实训课堂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生产要素供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供给
一、个人最优劳动选择行为与劳动供给函数/曲线
二、个人劳动供给函数/曲线的三种可能含义
三、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四、市场劳动供给函数/曲线
第三节 储蓄供给
一、个人最优储蓄选择行为与储蓄供给函数/曲线
二、个人储蓄供给函数/曲线的三种可能含义
三、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四、市场储蓄供给函数/曲线
第四节 土地供给
第五节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
一、个人选择行为概述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行为
本章小结
实训课堂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厂商生产技术约束
第一节 厂商生产技术约束概述
第二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概述
二、短期生产函数
三、长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成本函数
一、经济成本概述
二、短期成本函数
三、长期成本函数
四、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学习曲线
第四节 收益、成本与利润最大化
本章小结
实训课堂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完全竞争厂商行为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产品供给行为分析
一、产品市场约束条件分析
二、完全竞争厂商产品供给行为短期分析
三、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三种含义
四、完全竞争行业短期供给曲线
五、生产者剩余
六、完全竞争厂商产品供给行为长期分析
七、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要素需求行为分析
一、引致需求
……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八章 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