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关联性
定 价:98 元
丛书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华东交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华东交通大学教材(专著)基金资助项目
从城市设计的学科视角看,在当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转型进程中,亟待加强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形态建构和场所塑造。认知是创造的前提,形态建构和场所塑造首先要建立在对城市建成环境的机理认知的基础之上。这是本书的相关研究及成果出版的基本背景。 李晨,韩冬青著的《中国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关联性》从单位大院本体的共时性类型解析和南昌单位大院历时性空间演变的梳理并行入题,进而依循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梯级,分别从城市总体空间发展、物质空间的形态结构与类型、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与场所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关联性阐述。
绪论0.1 相关概念0.1.1 单位和单位大院相关概念0.1.2 城市空间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0.1.3 形态与城市形态0.1.4 关联性0.2 相关研究0.2.1 单位研究0.2.2 南昌城市形态研究0.3 关于本书第一篇 缘起篇第一章 单位大院类型与形态解析1.1 单位大院的功能类型1.1.1 办公型1.1.2 生产型1.1.3 教学型1.1.4 服务型1.1.5 生活型1.2 单位大院的分合类型1.2.1 整体型1.2.2 二分型1.2.3 多分型1.2.4 主从型1.3 单位大院的规模类型1.4 单位大院的分布类型1.4.1 规模与分布1.4.2 功能与分布1.5 单位大院的组合类型1.6 单位大院的区位类型1.6.1 单街型1.6.2 双街型1.6.3 多街型1.6.4 街区型1.6.5 尽端型1.7 单位大院形态解析1.7.1 边界1.7.2 功能构成与分区1.7.3 入口与交通组织1.7.4 空间结构1.7.5 绿地景观1.7.6 建筑肌理1.7.7 公共空间1.8 本章小结第二章 南昌单位大院空间缘起2.1 阶段划分2.1.1 1858-1949年2.1.2 1949-1952年2.1.3 1953-1957年2.1.4 1958-1965年2.1.5 1966-1976年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