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解释学的起源:福柯1980年在达特茅斯学院的演讲
定 价:35 元
丛书名:
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于1980年11月17日和24日在达特茅斯学院所作的两次演讲:真相和主体性与基督教和坦白。
此外,两篇与这些演讲同时的文字也收录其中。
*篇根据同年10月23日在伯克利分校所举行的公开讨论会整理而成,福柯在讨论会上谈及了坦白、自我技术等话题,并回答了相关提问。
第二篇来自迈克尔·贝斯于同年11月3日对福柯的采访。
☆福柯晚期讲座集第二本,拜德雅持续增量中!☆
★ 从古希腊时期德尔斐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到基督教于4-5世纪所发展出的一种新的自我技术述说自己,再到现代科学对自我的探查,西方文明对于自我本质的追究从未间断。
★ 福柯注意到自我的形成和演变史中所蕴含的中断,而这正是福柯在这两次演讲中试图揭示的由基督教的诞生而导致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甚至决定了后来西方自我文化的发展方向,影响所及,直至当下。至此现代自我、现代主体得以诞生。
★ 关于自我和主体的思想是福柯理论中一以贯之的内容。自我如何形成,使用了什么技术是他一直追问的议题。福柯在达特茅斯学院的这两次讲演,简明扼要,不失为进入其主体理论的一篇导言。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思想史家、社会理论家、语言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作为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知识型、权力、知识考古学等观念对之后直至今天的人文科学影响深远。其代表作有《古典时代疯狂史》、《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等。
总 序 | 重拾拜德雅之学
译者序 | 追根寻源解构自我
福柯著作名缩写
关于本书的说明
导言
主体性和真相(1980年11月17日)
基督教和坦白(1980年11月24日)
真相和主体性讨论会(1980年10月23日)
米歇尔·福柯采访录(1980年11月3日)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