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室内乐名曲演奏基础入门》精选20多首中外室内乐名曲,其中既有《半个月亮爬上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脍炙人口的中国音乐,也有《喀秋莎》《巴黎天空下流动的塞纳河水》等闻名遐迩的外国音乐;既有《永远的茉莉花》《洗衣歌》等“中国风”作品,也有《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12No.1》《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K.376》等古典作品……
《中外室内乐名曲演奏基础入门》适合音乐爱好者阅读,尤其适合校园师生使用,并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及爱好者的基础入门教材。
室内乐最早起源于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的巴洛克时期,从最初以天主教为题材的弥散曲发展至加入管风琴、古钢琴的重奏作品。巴洛克时期结束后的古典主义时期(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叶),室内乐作品以皇室或贵族的正统音乐为作品题材,室内乐演奏者在厅堂的小型乐池内演奏,本书选用了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和莫扎特的室内乐作品;19世纪中期进入浪漫主义时期,这段时期的作品以民族化、情感化的创作题材为主,其作品中集中反映每位作曲家不同的创作视角及乐思,本书选用了德沃夏克和舒伯特的室内乐作品;20世纪之后进入现代音乐创作时期,诞生了炫技效果和音画式的室内乐作品,本书选用了欣德米特的室内乐作品。
在欧洲作品的解读中,钢琴与小提琴的二重奏作品占有重要的地位,二重奏作品具有精准直接的旋律结构,在室内乐作品的研读与领悟时更能够直观地感受两种乐器交流沟通中的乐思走向,本书精选了室内乐作品发展史300年中横跨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20世纪3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序
前言
《半个月亮爬上来》随想曲
《草原轻骑》
《春之律动》
《枫叶红了》
《马刀舞曲》
《摩托通信兵》
《手风琴波尔卡》
《洗衣歌》
《喀秋莎》
《鄂伦春民歌主题变奏曲》
《哈萨克草原》
《马背上的冬不拉》
《阿尼特拉舞曲》
《巴黎天空下流动的塞纳河水》
《惊蛰》
《冬不拉》
《春到帕米尔牧场》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梨园随想——赋格》
《闲聊波尔卡》
《永远的茉莉花》
《中国风》
贝多芬《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0p.12No.1》
德沃夏克《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小奏鸣曲Op.100》
莫扎特《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K.376》
舒伯特《D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137No.1》
欣德米特《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0p.11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