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化》为职业院校专业文化课程系列教材,编者对中外翻译活动分别按横向和纵向进行了一个非常系统的梳理与讲述。纵向来说,编者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人类翻译活动的兴起与发展、中西方历史上的翻译大事件、口笔译方式的进化与演变、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出现于发展等;横向来说,编者比较了世界上多个国家与地区高等教育的翻译专业的发展情况、中西方国家翻译行业的现状、各国家的翻译资格证书的情况,以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给中国的翻译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借鉴意义与启示。此外,本教材还介绍了各种优秀的翻译实例、作为一名翻译需具备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如何管理翻译项目等,从翻译的各方各面培养一名好翻译。
适读人群 :职业院校英语或翻译专业师生、对翻译感兴趣的人士 《翻译文化》在宏观上给学生展示了翻译这项古老的活动在世界范围的兴起、演化及*新的进展,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对翻译活动、翻译事件、翻译方式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激发其更深入更细致地探索翻译历史的兴趣。本教材还从微观上介绍了经典的翻译案例,以实例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什么是好的翻译、翻译的技巧等知识,对学生进行翻译能力方面的培养;详述了作为一名职业翻译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在职业素养方面培养一名好的翻译。此外,教材中对于翻译教学的发展、翻译行业的状况、翻译证书的种类及报考条件以及翻译管理的概念的介绍使以后即将从事翻译职业的学生能充分了解目前的翻译行业,有利于其未来的就业与发展。
课程和课堂教学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文化育人的主战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职业院校纷纷开设形式多样的文化育人课程,对于促进职业院校文化育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从整体来看,职业院校文化育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还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课程设置还不够合理和科学之外,缺乏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契合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目标需要的教材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教材是实施教学计划的主要载体。它既不同于学术专著,也不同于一般的科普读物,既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是“教”与“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因此,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教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认为,职业院校文化育人课程教材应该具备体现课程本质和精髓、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等功能和作用。因此,职业院校文化育人课程教材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融思想性、科学性、新颖性、启发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才能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然而,目前出版的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相关课程教材,普遍存在内容空洞陈旧、脱离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实际,结构体例单一呆板、语言枯燥无味、不适应当代职业院校学生阅读特点,知识理论灌输过多、缺乏启发互动环节等弊端,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也大大影响其育人的效果。
唐克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书记、院长、译审。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广东省翻译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发表《*越课堂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等学术论文15篇,翻译长篇小说《雅典娜计划》等英美小说21部(篇),创作出版长篇小说《梦花树》。
绪论
第一章 人类早期的翻译活动
第一节 西方早期的翻译活动
第二节 中国早期的翻译活动
第二章 翻译方式的演变
第一节 口译方式的演变
第二节 笔译方式的演变
第三节 翻译的项目化管理
第三章 人类历史上的翻译高潮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翻译高潮
第二节 西方历史上的翻译高潮
第四章 译人译事
第一节 西方历史上的译者与翻译事件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译者与翻译事件
第五章 经典翻译赏析
第一节 文学作品翻译赏析
第二节 影视作品翻译赏析
第三节 日本动漫作品翻译赏析
第六章 翻译专业概况
第一节 国外翻译专业发展掠影
第二节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翻译专业发展掠影
第三节 中国大陆翻译专业的发展掠影
第四节 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
第七章 翻译行业情况简介
第一节 国内外翻译产业发展情况
第二节 国内外翻译行业协会概况
第三节 翻译职业资格证书
第八章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
第一节 译者的能力与职业道德
第二节 联合国译员炼成记
第三节 领导人身边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