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并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我国的物流配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消费需要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配送中心是为了有效地保证货物流通而建立的物流综合管理、控制与配送的组织与设施。作为现代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送中心具有汇聚和分销商品的节点功能、流通形式与作业体系的综合功能以及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在现代物流供应链中,配送中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还承担着指挥调度、信息聚散和处理、作业优化等神经中枢的职能。配送中心的建立和管理,对物流网络的优化、物流结构的调整、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及物流整体效益的提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
本书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加强实践、突出应用技术技能培养的教育教学要求,根据就业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注重基础、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注重实践、注重操作技能和执行能力的培养,以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代配送中心的实际运作,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为国家和物流企业人才培养服务。
本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教材,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配送中心规划和运作管理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潜能的培养和发掘。本书把配送中心规划和配送运作管理融合在一起,兼具工科技术性强和经济管理组织协调性强的学科优势,既弥补了以往教材缺乏的不足,满足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需要,又能培养学生的复合型人才素养,有利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本书共分10章,包括: 配送中心概述、配送中心规划设计基础、配送中心项目总体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设施规划与设备配备、配送中心的区域设计方法与参数、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管理、配送中心的信息管理、配送中心的存货管理、配送中心的运营与绩效管理等内容。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作方法。
由于本书融入了互联网 等的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知识系统、内容翔实、案例鲜活、贴近实际等特点,并注重理论教学与案例应用相结合。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教材; 同时,本书的规划技术和设计方法的工科特性,也可增加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深度,提升其专业技能,因此,也可以作为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在职从业人员及物流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对于广大社会读者也是一本有益的科普读物。
本书由宋之苓、孙红霞主编,宋之苓负责组织策划,孙红霞负责统稿,齐云英、李海燕为副主编。作者分工: 宋之苓、孙红霞第1章,孙红霞、卫璞第2章,齐云英第3章、第4章,滕光富第5章、第7章,韩冰第6章、第10章,李海燕第8章、第9章; 教学课件、教学大纲、知识点体系和即测即练由负责各章节编写的老师制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张锦忠经理的大力支持,学生魏克旭、王雅斐也参与了部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在本书编著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国内外有关配送中心管理方面的书刊资料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的案例及国家历年颁布实施的相关法规和管理规定,并得到编审委员会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有关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为了配合本书的使用,我们特提供了配套的教学大纲、知识点体系、电子课件、即测即练题和参考答案、模拟试卷等教辅资料,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
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