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68 元
丛书名:“十四五”物流专业职业教育改革系列规划教材
- 作者:赵智锋 代承霞
- 出版时间:2023/2/10
- ISBN:9787504772763
- 出 版 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适用读者:物流管理类专业高职学生
- 中图法分类:F·253.9
- 页码:33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 字数:(单位:千字)
本书系高等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试用教材、精品在线开放课《铁路物流信息管理》MOOC配套教材。全书基于工作过程,用典型工作任务驱动,以物流信息的生命周期为主线,从采集,到分析,再到利用技术和软件进行运用与管理,精选了“够用的理论”,强化技术和系统应用操作,分物流信息采集与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系统与应用等三个单元项目来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做、考、评。
本次修订中充实课程思政,配套在线资源,调整部分内容,创新工作手册,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新成果。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铁路物流、铁道运输、电子商务、快递运营等专业群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材,还可适合物流行业企业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管理或信息工作等相关人员的培训,同时于有志开拓物流领域的从业创业人员和对信息技术与系统感兴趣的爱好者来说,也不失为一本较好的自学读物。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铁路物流、铁道运输、电子商务、快递运营等专业群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材,还可适合物流行业企业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管理或信息工作等相关人员的培训,同时于有志开拓物流领域的从业创业人员和对信息技术与系统感兴趣的爱好者来说,也不失为一本较好的自学读物。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广,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确立物流业产业地位,2009年物流业被列入调整和振兴的十大产业,2014 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出台,2017年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战略部署。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国物流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物流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需求结构不断优化,运行效率有所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物流节点网络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电商、快递、快运、汽车、冷链等细分领域出现了一批规模实力较强、引领带动作用较大的领军企业;以智慧物流、供应链创新、多式联运、网络货运等为标志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被推广应用。物流业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物流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物流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伴随着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深入运用,物流信息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将得以丰富和充实。
本书是在2015年出版的《物流信息管理(修订版)》基础上,根据物流业快速发展形势,结合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践和本课程慕课(MOOC)资源建设与运用实际,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新型数字化、工作手册式教材。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现代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铁路物流管理专业通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一体化、数字化系列教材之一,也可作为物流、电商、快递、铁路货运等专业人员的参考书。在修订过程中,编者考虑了目前专业群建设与优化的需求,充分吸收近几年来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体性修订。
本书继承了第一版“坚持就业导向、源于物流企业、基于工作过程、表述图文并茂”的特点,还凸显了如下优势。
1.充实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理念,充分挖掘专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国际视野、价值观引领等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在每个项目任务中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并在教材适当位置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思政案例,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
2.配套在线资源。依据本书建设的在线资源课程已于2019年通过智慧职教 MOOC 学院审核并在线运行,还作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批职业院校抗击疫情、“停课不停学”优质慕课被推介,目前已开设3期,国内120多所学校和企业的4000余名学员在线学习,30多所院校引入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供3500余名学生课堂学习。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材、PPT、微课、视频、动画、音频、作业测验、行业动态、物流竞赛、1+X专栏、货运员考证专栏等400多个资源。
3.调整部分内容。本次修订吸纳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吸收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建议,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要求,增加了数据库技术与设计、智能拣选系统与应用等内容。另外,每个项目任务修订了教学目标,增加了课程思政、知识小看板,完善了同步测试、技能训练等。
4.创新工作手册。教材基于“工作过程”理念,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任务学习与实操过程中记录、撰写、考核、小结等必要环节内容整理为工作手册,更适合于教、学、练、考、评一体化教学组织。
本书由国家高级物流师、物流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物流1+X证书考评员、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赵智锋教授和物流国赛裁判、长江职业学院代承霞教授担任主编,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高级工程师李莉、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王爽副教授和郑科老师担任副主编。人员分工如下:赵智锋负责项目三任务一、二、三;代承霞负责项目一,项目二任务一、二、三、项目三任务四:李莉负责项目二任务四:王爽负责项目二任务五;郑科负责项目二任务六。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章焰教授、武汉武铁物流责任有限公司熊建副总经理、北京物联华通信息技术研究院周凯总经理的鼎力支持,还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物流专业方面的教材以及大量研究成果,在此,对涉及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错误与不足难免存在,敬请同行及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 者
刘伟华,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物流教指委委员兼青年组组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近年来,先后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EJOR、IJOPM等发表 SCI、SSCI 检索论文90余篇,出版《服务供应链管理》等 12部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19个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先后获得改革开放40年交通运输与物流杰出专家40人、中国智库创新人才青年标兵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副主编或编委职务。2013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计划,2015年入选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计划,2021年入选天津大学首批英才教授。
李波,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21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管理、行为运营管理等。近五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2项、省级重大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项,工程院管理咨询课题1项及各种涉及企业合作开发的横向课题20多项。
研究成果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并分别在多家出版社出版多本专著和教材。
项目一 物流信息采集与管理
项目描述
项目导学
任务一 物流信息采集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物流概述
二 物流信息
任务实施
一 物流信息采集的途径
二 物流信息采集的方法
同步测试
技能训练
任务二 物流信息管理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物流信息管理概述
二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任务实施
一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管理概述
二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同步测试
项目考核
项目考核评价
项目二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
项目描述
项目导学
任务一 条码的识读与制作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条码技术概述
二 一维条码
三 二维条码
任务实施
一 条码的制作
二 条码的识读
三 条码的应用
四 条码的粘贴
同步测试
技能训练
任务考核
任务考核评价
任务二 RFID的识读应用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RFID技术概述
二 RFID的系统组成
三 RFID的技术特点
四 RFID的应用类型
任务实施
一 RFID卡数据运作
二 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
同步测试
技能训练
任务考核
任务考核评价
任务三 数据库技术与设计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数据库技术概述
二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任务实施
一 数据库设计概述
二 数据库设计过程
同步测试
技能训练
任务考核
任务考核评价
任务四 EDI的识读应用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EDI技术概述
二 EDI的系统组成
三 EDI的工作过程
四 EDI的工作特点
五 EDI的应用效益
任务实施
一 EDI的实施过程
二 EDI的工作举例
三 EDI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同步测试
技能训练
任务考核及评价
任务五 GIS的识读应用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GIS技术概述
二 GIS的组成
三 GIS的分类
四 GIS的作用
五 GIS的相关技术
任务实施
一 GIS的工作流程
二 GIS的应用领域
三 GIS在物流中的应用
同步测试
技能训练
任务考核及评价
任务六 GPS的识读应用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GPS技术概述
二 GPS的分类
三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任务实施
一 GPS系统构成
二 GPS接收设备选型
三 GPS的使用
同步测试
技能训练
任务考核及评价
项目三 数字化智能化系统与应用
项目描述
项目导学
任务一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二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
三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任务实施
一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
二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适用范围
同步测试
技能训练
任务考核及评价
任务二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二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
三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任务实施
一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
二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适用范围
同步测试
技能训练
任务考核及评价
任务三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二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
三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任务实施
一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
二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适用范围
同步测试
技能训练及评价
任务四 智能拣选系统及应用
教学目标
任务导入
任务资讯
一 自动分拣系统
二 智能拣选技术
三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任务实施
一 “人到货”拣选技术的应用
二 “货到人”拣选技术的应用
同步测试
任务考核
任务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一、物流信息管理概述
(一)物流信息管理的内容
物流信息管理就是对物流全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输、存储和利用的活动过程。也就是物流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产生、传播到利用的过程。同时,对涉及物流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包括人员、技术、工具等进行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物流信息管理不仅包括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的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送,还包括了对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决策活动如采购计划、销售计划、供应商的选择、顾客分析等提供决策支持,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汇总和分析物流数据,进而作出更好的进、销、存决策。物流信息管理也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挖掘和外部利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物流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物流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具体可以从表1.2.1所示的四个方面来理解。
表1.2.1 物流信息管理概念的理解
序 号 理 解 说 明
1 物流信息管理的主体 物流信息管理的主体一般是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的管理人员,也可能是一般的物流信息操作控制人员。这些人员要从事物流业务操作、管理,承担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建设、维护、管理,以及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的管理、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管理以及规划和设计等能力
2 物流信息管理的对象 与信息管理的对象一样,物流信息管理的对象包括物流信息资源和物流信息活动。 物流信息资源主要指直接产生于物流活动(如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的信息和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市场信息等)。而物流信息活动是指物流信息管理主体进行物流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过程
3 物流信息管理的手段 信息管理不仅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同时还需要利用管理科学、运筹学、统计学、模型论和各种最优化技术来实现对信息的管理以辅助决策。物流信息管理除具有一般信息管理 的要求外,还要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查询、统计、数据的实时跟踪和控制来管理、协调物流活动。利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进行物流信息管理的主要手段
4 物流信息管理的目的 物流信息管理的目的是开发和利用物流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最终为物流相关管理提供计划、控制、评估等辅助决 策服务
(二)物流信息管理的特点
物流信息管理是通过对与物流活动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并为企业提供各种物流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物流信息管理具有表1.2.2所示的四个特点。
表1.2.2 物流信息管理的特点
序 号 特 点 说 明
1 信息管理的系统化 物流是一个大范围内的活动,物流信息源点多、分布广、信息量大、动态性强、信息价值衰减速度快,所以物流信息管理要求能够迅速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物流 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汇总和分析物流数据,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而网络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各部门、各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从而提高物流活动的整体效率。因此,物流信息管理强调建立以数据获取、分析为中心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从庞大的物流数据中挖掘潜在的信息价值,以提高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
2 信息管理各基本环节的整合和协调 物流信息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物流信息的获取、传输、储存、处理与分析,在管理过程中强调物流信息管理各基本环节的整合和协调。对于仓储、运输、配送、货代、通关、包装等物流活动,其信息管理各基本环节的整合和协调,可以提高物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顺畅程度,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信息管理各基本环节的信息处理一旦间断,则会影响物流活动的整体连贯性和高效性
3 信息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和灵活性 物流信息管理是专门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物流全过程的相关信息,为物流管理和物流业务活动提供信息服务的专业管理活动,物流信息管理过程涉及仓储、运输、配送、货代等物流环节,涉及的信息对象则包括货物信息、作业人员信息、所使用的设施设备信息、 操作技术和方法信息、物流的时间和空间信息等。物流信息管理的规模、内容、模式和范围,应根据物流管理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侧重面和活动内容,以提高物流信息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4 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 物流信息管理强调信息的有效管理,即强调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集成性、共享性。在物流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中,要避免信息的缺损、失真和失效,强化物流信息活动过程的组织和控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制订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来加强物流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以便提高企业自身的信息积累,并进行相应的优势转化
跑通救援生命线,物流行业第一阵营扛起抗疫保供担当
2019年末,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国,抗疫保供中的中坚力量物流行业为了跑通救援生命线,以中国邮政、顺丰、苏宁物流等为代表企业,极速响应推出了各种针对性举措,克服一切难题展开与时间的赛跑,保障了抗疫物资和生活用品在第一时间抵达最需要的地方。
而这种特殊时期下的极速响应与精准应对,背后体现的是这些企业的深厚积累与过硬实力。这次高压之下的大考,也试炼出了各企业的成色,沉淀出了日趋明朗的行业头部格局。
疫情发生后,各大物流企业积极响应,全力投入驰援武汉。
依托全国物流体系,苏宁物流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为湖北地区免费运输捐赠救助物资,另一方面加强司机安全防护培训,保障全国大后方的物资供给。与此同时,苏宁物流同步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中调配运力,以满足物资运输需求。截至2020年2月15日,苏宁物流“绿色通道”,已累计服务超过100个机构和组织,行驶里程数超过12万公里,向湖北地区输送550吨救助物资。超过12000名物流仓储快递人员、5800多辆运输车辆坚持工作,同时全国超过10000名服务工程师在岗保障家庭家电使用,总计超过30000名一线物流和服务人员坚守岗位。
作为国内物流民企的领军者,顺丰在抗疫保供中的作用也异常明显。由于湖北各地已实施交通管制,陆路运输存在着诸多不便,这时航空运输就体现出了很大的优势。顺丰早在2009年就组建了自己的航空公司,有接近60架飞机用于运输。此次顺丰先后临时增开多个流向的货运航班,着力保障防疫物资的运输,并将飞机由载量较小的B757-200替换为B767-300,航线运载能力提升1倍。数据显示,1月24日至2月13日,顺丰航空累计执行航班76个,运输防疫物资1638吨。顺丰全网合计运输5520万件包裹至湖北,彰显了民企物流在战“疫”中的保障作用。
而中国邮政作为行业“国家队”,在开通绿色通道义务为武汉地区提供防疫救援物资寄递服务之后,为进一步缓解武汉地区的物资紧缺问题,也开通防疫物资邮航专机。自绿色通道开通至2020年1月31日,中国邮政防疫物资寄递专机已累计飞行五架次,将共计约50多吨的防疫医疗救援物资在第一时间从广州、上海、北京运抵武汉,全力保障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将防疫物资安全运抵武汉前线。
在速度和责任的感召下,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抗疫保供的中坚力量,而众企业在此次紧急备战下所极速做出的响应、精准推出的举措及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也从侧面凸显出了企业“非战时”状态下的能力水准。
(三)物流信息管理的作用
物流信息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减少物流活动的不确定性,因此存货可得性(指物流企业库存能力保证满足顾客的需求)、递送及时性(指物流过程中物品流动的实际时间与要求时间之间的符合程度)和交付一致性(包括质量一致性和服务一致性)是外部环境对物流企业的要求。从企业的物流管理要求和发展来看,物流信息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表1.2.3所示的三个方面。
表1.2.3 物流信息管理的作用
序 号 作 用 说 明
1 改善企业内部物流业务流程和物流信息的交流方式 使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物流信息管理的主要手段,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实时的货物跟踪,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通过物流信息管理可以改善企业内部物流业务流程和物流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物流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
2 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在物流信息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货物的跟踪与监控,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可以及时掌握业务进展情况及经营业务数据,增强对业务的控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物流信息管理可以有效地把各种零散数据变为商业智慧,大大提高企业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3 保证企业物流信息处理的规范化 物流信息管理依据的是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要求具备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因此,通过物流信息管理可以保证企业物流信息处理的规范化,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信息处理支持环境
(四)物流信息管理的模式
根据管理体制、管理技术、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不同,物流信息管理有着不同的模式,基本上可以归纳为表1.2.4所示的四种模式。
表1.2.4 物流信息管理的模式
序 号 模 式 说 明
1 手工管理 利用纸介质,通过人工记录、计算、整理等活动进行管理,这是早期的传统物流信息管理模式。此时,计算机技术还不太成熟,在物流领域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各项物流活动主要依赖手工操作来完成,物流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制作出入库凭证、制作财务和会计凭证、 制作结算单、人事薪金计算和制单、人工制作会计账目、人工填写库存账册等
2 计算机辅助管理 计算机辅助管理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使用计算机来辅助管理企业的各项物流活动。同手工管理模式相比,在此种管理模式下,计算机参与了不少业务的处理,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还很有限。计算机辅助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物流企业开始利用计算机处理部分物流业务,进行相应的物流信息管理,但基本上属于单机系统管理模式,还没有引入网络化处理,也没有实现集成化的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承担的辅助管理功能包括订单信息处理、出入库处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会计总账管理、人事考核和薪金管理、应收款和应付款管理、票据管理等
3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许多企业开始发展自己的专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如大中型商业企业的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铁路运营控制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等。此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是计算机软硬件集成化、建立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统计分析以及辅助决策、基于Internet系统对外联网。该种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将多种物流信息管理子系统进行集成,达到物流信息共享、 减少冗余和不一致,以利于提高物流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承担的主要功能包括网络化的订单信息处理、销售预测、物资管理、车辆调派、运输线路选择和规划、供应商管理、财务成本核算、银行转账和结算、与客户信息系统的集成等
4 智能化和社会化的物流信息系统管理 智能化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物流信息管理的主要特点。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模式是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引入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经营决策系统,并在管理系统中大量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的物流工具,它具有后勤支持、物流动态分析、安全库存自动控制、仓库规划布局、车辆运输自动调度、仓库软硬件设备控制、人力使用分析控制等功能。此外,今后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还将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与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顾客紧密相连,并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实时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企业物流建立在社会整体物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社会化的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模式
总之,物流信息管理的任务就是要根据企业当前的物流过程和可预见的发展,按照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物流系统内部、外部的物流数据资源,促进物流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市场化,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作出更好的物流决策。
【课程思政】
进入“大智移云”时代,信息产业正从产品驱动转向服务带动。从芯片消耗量来看,信息产业驱动力至少经历了三次变迁。上世纪70年代,收音机、电视机等消费电子是消耗芯片最多的产品;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成为芯片的最大单一出货产品;2012年前后,手机芯片出货量超过了计算机。当前,信息技术已从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两个平台发展到以移动宽带、云服务、社交应用和大数据为标志的第三平台,未来信息产业收入的增长将主要由第三平台的技术所驱动。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大智移云”时代,即以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共同驱动的时代。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决定着产业的变化和升级,也决定着社会职业岗位的变化速度加快。人们不可能终身在某一岗位工作,即使在同一岗位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才能适应,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