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25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抱歉,本教材暂不参与当前样书赠送活动!
- 作者:李志勇编著
- 出版时间:2010/7/1
- ISBN:9787030281975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适用读者: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医药及农业等专业的本科生,从事细胞工程领域研究的相关人员
- 中图法分类:Q813
- 页码:17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2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细胞工程(第2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2003年《细胞工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包括细胞工程基础、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三篇,合计16章。以细胞工程技术为编写主线,力争全面、系统、简洁地介绍细胞工程原理及相关技术方法。《细胞工程(第2版)》突出基本概念;在兼顾经典细胞工程知识体系基础上,注意学科的前沿进展和现代性;强调学生课外拓展性学习。
《细胞工程(第2版)》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医药及农林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适合从事细胞工程领域研究的工作人员参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中涉及面极其广泛、具有前沿性的一种生物技术,在生物、农业、医药、食品、水产与养殖、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新物种培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细胞工程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编者2003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细胞工程》,在随后的几年间重印十余次,被众多高校选做本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也被一些高校作为研究生考试或复试参考书。《细胞工程》(第二版)是在2003年第一版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重新修改、删减或增补部分内容而成,并人选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二版仍然以细胞工程技术为编写主线,但在体系上分成细胞工程基础、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三篇,增加了重要概念索引。本书突出了基本概念;在兼顾经典细胞工程知识体系基础上,注意学科的前沿进展和现代性。在注重全面系统的同时,力争语言、内容的简明扼要。另外,强调学生课外扩展性学习,每章补充有学生自主学习资料,也可供教师上课选用。
本书不妥之处敬请广大同行、专家、同学批评指正,以便再版修订。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日益深入,细胞工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加籍华裔科学家高国楠发现聚乙二醇可以促使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细胞融合技术初步建立。1981年,齐默曼(Zimmerman)利用可变电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建立了细胞融合物理方法,进一步完善了细胞融合技术。该阶段的一些重要进展如下:
植物方面,1972年,美国科学家卡尔森(Carlson)等人用NaNO3作为融合诱导剂进行烟草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体细胞杂种植株。1973年利希(Nitsh)采用花药培养获得了烟草植株。1973年,古谷树里(Funlya)等通过培养人参细胞生产人参皂苷,开创了植物活性物质生产的新途径。1973年,根癌农杆菌Ti质粒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植物转基因的研究,许多抗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物相继问世。利用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色素、食品添加剂、酶、农药等产品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动物方面,工973年,童第周等在金鱼和螃皱鱼间成功进行核移植获得了种间杂种鱼。1975年,科勒(Kohler)和米尔斯坦(Milstein)成功构建能分泌单克隆抗体又能体外大量增殖的杂交瘤细胞,从而建立了杂交瘤技术。1977年,英国采用胚胎工程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