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79 元
丛书名:
- 作者:吴丹
- 出版时间:2024/6/1
- ISBN:9787030786487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适用读者:本书可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及其他医学影像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医学影像方向及其他需要利用医学磁共振图像进行学习、科研的低年级研究生;其他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需要入门磁共振成像原理,并对其应用方向有兴趣的人群作为教材使用。
- 中图法分类:R445.2
- 页码:258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
- 字数:(单位:千字)
本教材着重介绍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常用技术及其在临床医学和脑科学中应用。本教材编排思路为,首先使学生能较为轻松地入手基础知识,逐步深入,然后结合领域的前沿发展和临床应用介绍高级的成像技术,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关的图像分析手段,最后应用于实践环节。相应的,教材内容设计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磁共振成像基础;第二部分为磁共振成像拓展;第三部分为磁共振图像分析与应用;第四部分为磁共振成像操作与实践。本教材的特色与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与前沿技术相融合,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相融合,工程信息与医学应用相融合。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本科: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2004-2009
硕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2009-2011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2009-2011
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2011-2015
博士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2015-2015
助理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2016-2018
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 2018-2022
长聘教授、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 2023-至今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青、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浙江省“鲲鹏行动”计划专家。
第一部分 磁共振成像基础
第一章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构成
1.1 磁共振系统的基本框架
1.2 主磁场
1.3 射频线圈
1.4 梯度线圈
第二章 磁共振信号的产生
2.1 自旋与磁化
2.2 进动与拉莫尔方程
2.3 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2.4 T1弛豫与T2弛豫
第三章 成像k空间
3.1 信号编码方式
3.2 成像信号方程
3.3 图像空间和k空间的数学关系
3.4 k空间轨迹
3.5 k空间加速采集方法
第四章 基本成像序列
4.1 射频脉冲
4.2 梯度脉冲
4.3 成像序列的基本构成
4.4 梯度回波序列
4.5 自旋回波序列
第二部分 磁共振成像拓展
第五章 弥散磁共振成像
5.1 弥散磁共振成像原理
5.2 弥散磁共振成像序列
5.3 基于弥散磁共振的微结构模型
5.4 基于弥散磁共振的神经纤维素追踪
5.5 弥散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挑战与前景
第六章 功能磁共振成像
6.1 脑功能的生理过程
6.2 脑功能成像物理原理
6.3 脑功能信号与干扰噪声
6.4 任务态与静息态
6.5 脑功能连接与网络
第七章 磁共振分子成像
7.1 化学位移概念
7.2 磁共振波谱成像
7.3 磁共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7.4 外源性磁共振分子成像
第八章 生理功能成像
8.1 灌注成像
8.2 脑血管成像
8.3 血氧与脑氧代谢成像
8.4 血脑屏障成像
第三部分 磁共振图像分析与应用
第九章 磁共振分析方法基础
9.1 图像配准
9.2 图像分割
9.3 弥散磁共振图像预处理
9.4 功能磁共振图像预处理
第十章 磁共振分析方法拓展
10.1 脑图谱生成方法
10.2 脑网络分析方法
10.3 多模态融合方法
10.4 磁共振影像组学
10.5 影像-基因联合分析技术
第十一章 深度学习方法在磁共振影像中的应用
11.1 基本深度学习模型概述
11.2 图像分类和诊断
11.3 图像分割
11.4 图像生成
11.5 图像去噪和增强
11.6 图像重建和量化
第四部分 磁共振成像操作与实践
第十二章 计算机仿真与编程
12.1 K空间重建实验
12.2 梯度回波序列仿真实验
12.3 自旋回波序列仿真实验
12.4 弥散磁共振相关实验
12.5 功能磁共振相关实验
第十三章 上机操作实验
13.1 磁共振成像安全
13.2 磁共振成像扫描常规操作
13.3 磁共振兼容设备及多模态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