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GIS空间数据结构与空间关系;计算几何基础;空间数据变换算法;空间数据压缩算法;空间数据转换算法;空间度量算法;空间数据索引算法;空间数据内插算法;TIN与Voronoi图构建算法;空间分析算法;空间统计分析算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工程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陈优良,男,汉族,研究生学历,苯淌冢妒可际Γ秩谓骼砉ご笱Ыㄖ氩饣婀こ萄г旱乩硇畔⒖蒲抵魅危泄乩硇畔⑾低承峤逃肟破瘴被嵛薄⒔魇∫8行嵛薄⒔魇〉赝佳в氲乩硇畔⑾低匙ㄒ滴被嵛薄V鞒滞瓿墒〗逃萍枷钅�2项,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教改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横向课题20余项;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测绘科学》、《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SCI、EI检索论文8篇;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软件著作权10项。'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算法设计 1.3 算法分析 1.4 算法的评价 第二章 GIS几何算法基础 2.1 矢量 2.2 折线拐向判断 2.3点是否在线段上判断 2.4线段相交判断 2.5 矩形包含判断 2.6 多边形包含判断 2.7 圆包含判断 2.8 交点求解算法 2.9 几何创建算法 2.10 凸包判断算法 第三章 空间数据变换算法 3.1 平面坐标变换 3.2 地图投影变换 3.3 仿射变换 第四章 空间数据压缩算法 4.1 矢量数据的压缩 4.2 栅格数据的压缩 第五章 空间数据转换算法 5.1 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转换 5.2 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转换 第六章 空间度量算法 6.1 距离与方向度量算法 6.2 面积度量算法 6.3 体积度量算法 第七章 空间数据索引算法 7.1 树和二叉树 7.2 四叉树 7.3 B树和B+树 7.4 R树 第八章 空间数据内插算法 8.1 点内插算法 8.2 区域内插算法 8.3 曲线拟合 第九章 TIN与Voronoi图构建算法 9.1 概述 9.2 Delaunay三角网构建算法 9.3 Voronoi图构建算法 第十章 空间分析算法 10.1 缓冲区分析算法 10.2 路径分析算法 10.3 资源分配算法 10.4 叠置分析算法 第十一章 空间统计分析算法 11.1 多变量统计分析算法 11.2 空间分类统计算法 11.3 层次分析算法 第十二章 地形分析算法 12.1 基本地形因子分析算法 12.2 地形特征提取算法 12.3 通视分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