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128 元
丛书名: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
- 作者:张国军
- 出版时间:2025/3/1
- ISBN:9787030810212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适用读者:从事临床科研工作的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临床医生、本科生等科研人员,实验医学相关技术人员
- 中图法分类:R-33
- 页码:299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
- 字数:505(单位:千字)
本教材第一章从临床实验中常用的基本设备入手,介绍了微量加样器等常规工具,掌握这些基本设备的规范化操作及注意事项,是顺利开展研究工作的必备技能。第二章重点介绍了临床研究中常用的科研设计方法,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是决定研究目标能否实现的基本条件。从第三章至第十七章,分别介绍了细胞培养技术等常用的实验室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技术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实验室技术。通过介绍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读者可以系统地掌握这些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临床科研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本教材还注重培养读者的临床科研能力。通过介绍各种技术实际应用的案例,帮助读者构建科学的研究思维和研究策略,提升临床科研的整体水平。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15.09-2018.06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目录
第一章 临床实验基本设备及应用 1
第一节 微量加样器 1
第二节 天平 4
第三节 实验室纯水设备 8
第四节 离心机 9
第五节 显微镜 12
第六节 振荡器及摇床 18
第七节 二氧化碳培养箱 20
第八节 高压灭菌器 23
第二章 临床研究常用设计方法 26
第一节 概述 26
第二节 横断面研究 27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 30
第四节 队列研究 33
第五节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36
第六节 诊断试验 39
第七节 系统评价与Meta 分析 43
第三章 细胞培养技术及应用 47
第一节 概述 47
第二节 基本原理与技术 47
第三节 操作过程及特点 50
第四节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52
第四章 流式细胞术及应用 55
第一节 概述 55
第二节 流式细胞仪的分类及原理 55
第三节 流式细胞术的应用 65
第五章 PCR 技术及应用 75
第一节 概述 75
第二节 PCR 技术的原理 76
第三节 几种特殊类型的PCR 79
第四节 PCR 技术的应用 86
第六章 测序技术及应用 93
第一节 概述 93
第二节 一代测序 95
第三节 下一代测序 97
第四节 三代测序 104
第五节 测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113
第七章 电泳技术及应用 115
第一节 概述 115
第二节 琼脂糖凝胶电泳 116
第三节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18
第四节 血清蛋白电泳 120
第五节 尿蛋白电泳 122
第六节 脑脊液等电聚焦电泳 123
第七节 免疫固定电泳 124
第八节 毛细管电泳 126
第八章 免疫印迹技术及应用 128
第一节 概述 128
第二节 常规免疫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128
第三节 免疫印迹技术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137
第四节 免疫印迹技术的不足与进展 139
第九章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应用 142
第一节 概述 142
第二节 技术原理 146
第三节 操作过程和特点 152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153
附表 常用色谱柱选择指南 159
第十章 质谱技术及应用 161
第一节 概述 161
第二节 液质色谱-质谱技术 162
第三节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170
第四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173
第五节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177
第六节 高分辨质谱技术 181
第十一章 免疫组化技术及应用 185
第一节 概述 185
第二节 酶免疫组化技术 185
第三节 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187
第四节 亲和组织化学技术 188
第五节 免疫标记电镜技术 190
第六节 影响免疫组化技术的主要因素 191
第七节 免疫组化技术的临床及科研应用 194
第十二章 免疫荧光技术及应用 198
第一节 概述 198
第二节 基础回顾 198
第三节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常用方法及步骤 202
第四节 其他与免疫荧光检测相关的免疫试验 204
第五节 免疫荧光技术操作注意事项及结果分析 206
第六节 免疫荧光技术在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 208
第十三章 免疫标记技术及应用 213
第一节 概述 213
第二节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215
第三节 酶免疫分析技术 218
第四节 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225
第五节 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 229
第六节 总结与展望 235
第十四章 生物芯片技术及应用 237
第一节 概述 237
第二节 寡核苷酸芯片技术 238
第三节 DNA微阵列技术 240
第四节 蛋白质芯片技术 242
第五节 组织芯片和细胞芯片技术 244
第六节 糖芯片技术 247
第七节 微流控芯片技术 248
第八节 液相芯片技术 250
第九节 基因生物传感器技术 251
第十五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应用 255
第一节 概述 255
第二节 技术原理 256
第三节 操作过程及特点 258
第四节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261
第十六章 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266
第一节 概述 266
第二节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266
第三节 荧光生物传感器 269
第四节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生物传感器 272
第五节 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 274
第六节 质量/压电生物传感器 276
第七节 纳米孔生物传感器 277
第十七章 细胞外囊泡检测技术及应用 281
第一节 概述 281
第二节 细胞外囊泡富集技术及其应用 281
第三节 EV 物理鉴定技术及其应用 284
第四节 蛋白标志物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288
第五节 细胞外囊泡核酸标志物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291
第六节 单个细胞外囊泡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295
参考文献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