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物流系统工程”的建设成果,以及湖北省精品课程、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专用教材。本书以基础性、实用性为原则,在介绍基本原则与方法的同时,结合相应的实证与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学习并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物流中的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物流系统工程概述、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预测、物流系统建模、物流系统仿真、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评价,以及物流系统决策,共九章。每章都有一个大型案例分析,且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与习题。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重点内容,本书还配备了教学视频,扫描相应二维码即可观看。本书提供电子课件,任课教师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免费下载使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物流行业的管理、科研、营销及其他从业人员学习参考用书。
张庆英,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瑞典皇家工学院生产工程系客座教授;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评价与评审专家;Intern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RAMECS)(现代教育与计算机科学国际研究协会)副主席;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 Business (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国际期刊)主编;Asian-German Knowledge Network for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亚-德”运输物流知识平台)理事会成员。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和译著22部,发表学术论文160 多篇;主持或参加过多项科研和教研课题,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主持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研究生精品课程和国际化课程多门。“物流系统工程”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作业计划方案设计” 获批国家一流虚拟仿真本科课程。被评为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标兵、精品课程教学名师;荣获“湖北省五一巾帼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全国在线课程优秀教师”等称号。
目 录
第1章 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1
1.1 系统概述 1
1.1.1 系统的定义 1
1.1.2 系统的基本特征 3
1.1.3 系统的一般形态 4
1.1.4 系统观念的历史发展 5
1.2 物流概述 6
1.2.1 物流的含义 6
1.2.2 物流的功能 7
1.2.3 物流的作用和地位 9
1.2.4 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 10
1.2.5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12
1.3 物流系统概述 14
1.3.1 物流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14
1.3.2 物流系统的目标 16
1.3.3 物流系统的要素分类 17
1.3.4 物流的子系统与物流要素集成
化的基本内容 18
1.3.5 物流系统中的效益背反 19
1.4 物流系统工程的概念与内容 21
1.5 案例分析:京东物流的发展
之路 21
思考题与习题 24
第2章 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25
2.1 系统工程概述 25
2.1.1 系统工程的含义和特点 25
2.1.2 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26
2.1.3 系统工程溯源 27
2.1.4 系统工程的应用 28
2.2 系统工程方法论 29
2.2.1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30
2.2.2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特点 31
2.2.3 三维结构方法论 31
2.3 软系统方法论 39
2.3.1 系统工程面临的新问题 39
2.3.2 切克兰德和软系统方法论 39
2.3.3 软系统方法论的七个阶段 40
2.3.4 软系统方法论的特点 41
2.3.5 两种方法论的比较 42
2.4 物流系统管理的方法 42
2.4.1 总成本法 42
2.4.2 避免次优化法 42
2.4.3 得失比较分析法 43
2.5 物流系统工程的程序与系统的
目标分解 43
2.5.1 物流系统工程的程序 43
2.5.2 系统的目标分解 45
2.6 物流系统工程的常用技术 45
2.6.1 仿真技术 45
2.6.2 系统最优化技术 46
2.6.3 网络技术 47
2.6.4 分解协调技术 47
2.7 案例分析:华为供应链的数字化
转型之路 48
思考题与习题 52
第3章 物流系统分析 53
3.1 系统分析概述 53
3.1.1 系统分析的概念 53
3.1.2 系统分析的原则 54
3.2 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 55
3.2.1 系统目标 55
3.2.2 系统备选方案 56
3.2.3 系统费用和效益 57
3.2.4 系统模型 57
3.2.5 系统评价标准 58
3.2.6 系统分析结论 58
3.3 几种常用的系统分析方法 59
3.3.1 头脑风暴法 59
3.3.2 反头脑风暴法 60
3.3.3 K.J.法 60
3.3.4 概要记述法 61
3.3.5 5W1H法 62
3.4 系统分析的思路、要点和步骤 63
3.4.1 系统分析的思路 63
3.4.2 系统分析的要点 64
3.4.3 系统分析的步骤 65
3.5 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及
方法 67
3.5.1 数学规划法 67
3.5.2 统筹法 67
3.5.3 系统优化法 67
3.5.4 系统仿真 67
3.6 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 67
3.6.1 物流系统目的分析 68
3.6.2 物流系统结构分析 70
3.6.3 物流系统细节分析 73
3.7 物流子系统分析 74
3.7.1 子系统分析的意义 74
3.7.2 仓储系统分析 75
3.7.3 运输系统分析 75
3.7.4 生产物流系统分析 79
3.8 案例分析:顺丰物流系统分析 81
思考题与习题 83
第4章 物流系统预测 85
4.1 系统预测概述 85
4.1.1 系统预测的概念及实质 85
4.1.2 预测的基本原理 85
4.1.3 物流系统预测的影响因素 86
4.1.4 预测的发展 86
4.1.5 物流系统预测的作用 87
4.2 预测方法分类 88
4.2.1 按时间长短分类 88
4.2.2 按方法分类 88
4.3 预测的程序及相关问题 90
4.3.1 预测的一般程序 90
4.3.2 预测的相关问题 91
4.4 预测中的专家评估法 92
4.4.1 专家会议法 93
4.4.2 德尔菲法 93
4.4.3 电子会议分析法 95
4.5 物流系统的预测分析 95
4.5.1 物流系统的需求特征分析 95
4.5.2 指数平滑预测法与回归分析
预测法 98
4.5.3 灰色系统预测 106
4.6 案例分析:安徽省物流需求预测
分析 112
4.6.1 灰色预测模型分析 112
4.6.2 回归分析法预测 113
4.6.3 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 114
4.6.4 总结 114
思考题与习题 115
第5章 物流系统建模 117
5.1 系统模型概述 117
5.1.1 系统模型的定义与特征 117
5.1.2 系统模型的分类 118
5.1.3 系统模型的重要性 119
5.2 系统模型的基本要求 119
5.3 建模的信息源、方法与过程 120
5.3.1 建模的信息源 120
5.3.2 建模的方法 120
5.3.3 建模的过程 121
5.4 物流系统建模概述 121
5.4.1 物流系统模型的特征及意义 121
5.4.2 物流系统建模的原则 121
5.4.3 物流系统建模的一般形式及
方法 122
5.4.4 物流系统数学建模的基本
方法 124
5.4.5 物流系统建模的步骤 124
5.4.6 物流系统建模时应注意的
问题 125
5.4.7 四类建模变量 125
5.5 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 126
5.5.1 最优模型 126
5.5.2 仿真模型 127
5.5.3 启发式模型 127
5.5.4 几种典型的物流系统模型 128
5.6 系统建模实例 131
5.7 案例分析:考虑具有不同交付选择
的物流配送路径问题研究 132
思考题与习题 135
第6章 物流系统仿真 136
6.1 系统仿真概述 136
6.1.1 系统仿真的概念与起源 136
6.1.2 系统仿真的发展阶段 136
6.1.3 系统仿真的定义 137
6.1.4 系统仿真的实质 137
6.1.5 系统仿真的特点和作用 137
6.2 系统仿真的基本内容 138
6.2.1 系统仿真的三项基本活动 138
6.2.2 系统仿真模型的要素 139
6.2.3 系统仿真的类型 139
6.2.4 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 140
6.3 物流系统仿真方法 141
6.3.1 物流系统仿真的应用 141
6.3.2 物流系统仿真的特点 141
6.3.3 物流系统仿真的常用方法 142
6.3.4 物流系统仿真的策略与步骤 144
6.4 物流系统仿真应用 147
6.4.1 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 147
6.4.2 库存系统仿真 152
6.5 案例分析:FlexSim配送中心
仿真与分析 155
思考题与习题 161
第7章 物流系统规划 162
7.1 系统规划的含义、原则和特点 162
7.1.1 系统规划的含义 162
7.1.2 系统规划的原则和特点 162
7.2 物流系统规划概述 163
7.2.1 物流系统规划的必要性 163
7.2.2 物流系统规划的要素 163
7.2.3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165
7.2.4 物流系统规划的步骤 166
7.3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三维
结构和总体模型 166
7.3.1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 167
7.3.2 物流系统规划的三维结构 168
7.3.3 物流系统规划的总体模型 168
7.4 物流网络的规划 169
7.4.1 物流网络及其规划特点 169
7.4.2 物流网络规划所需的数据及其
来源 171
7.4.3 物流网络规划的步骤 172
7.4.4 物流网络结构的优化 172
7.4.5 物流网络规划中的设施选址 176
7.4.6 物流中心建设方案成本分析 178
7.4.7 重心法设施选址实例 180
7.4.8 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184
7.5 案例分析:盒马物流系统规划 184
思考题与习题 188
第8章 物流系统评价 189
8.1 系统评价概述 189
8.1.1 评价与系统评价 189
8.1.2 系统评价的要点 189
8.1.3 系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 190
8.1.4 不同阶段的系统评价 191
8.1.5 系统评价的类别 191
8.2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 193
8.2.1 物流系统评价的重要性 193
8.2.2 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 193
8.2.3 物流系统的主要特征值 193
8.2.4 物流系统评价的关键步骤 195
8.3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196
8.3.1 评价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 196
8.3.2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类别 197
8.3.3 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 198
8.3.4 综合评价指标的主要方法 200
8.4 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 202
8.4.1 单目标评价方法 202
8.4.2 多目标评价方法 205
8.4.3 交叉影响评分法 210
8.4.4 层次分析法 211
8.5 案例分析:港口综合能源系统
评价 216
思考题与习题 221
第9章 物流系统决策 222
9.1 物流系统决策的角色与地位 222
9.2 系统决策概述 223
9.2.1 决策的概念、作用与基本
属性 223
9.2.2 决策的基本原则 224
9.2.3 决策的分类 225
9.2.4 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226
9.3 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内容 227
9.3.1 物流系统决策的典型问题 227
9.3.2 物流系统决策的特点 228
9.3.3 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类别 228
9.3.4 多目标决策 229
9.4 物流战略决策 231
9.4.1 战略决策的基本概念 232
9.4.2 物流战略的基本内容 232
9.4.3 物流战略的类型与原则 233
9.4.4 物流战略决策的目标和内容 233
9.4.5 物流战略决策模型 234
9.5 第三方物流决策 236
9.5.1 第三方物流的内容与意义 236
9.5.2 物流外包的决策依据 237
9.5.3 物流运作方式的决策 238
9.5.4 物流外包的决策过程 239
9.6 不确定型物流决策 240
9.6.1 问题概述 240
9.6.2 平均准则 241
9.6.3 悲观准则 242
9.6.4 乐观准则 243
9.6.5 折中准则 244
9.6.6 后悔值准则 244
9.7 风险型物流决策 245
9.7.1 问题概述 245
9.7.2 最大可能收益值准则 246
9.7.3 期望值准则 247
9.8 案例分析:联邦国际快递的
运营特色 249
思考题与习题 251
参考文献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