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史和基本理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微观原因与宏观原因、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主要的环境经济政策、环境经济核算等基础知识,还侧重于结合中国国情和环境政策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等考察环境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新版融入了全球环境状况、经济形势和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最新变化,重新梳理了生态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更新了各章的数据、图表、案例和习题等,逻辑框架更加合理,文字表述更加精准。本书可作为经济类、地理类、环境类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政策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侯伟丽,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讲授生态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课程。
成德宁,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讲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前沿,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宏观经济形势与公共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等课程。
基础知识部分
第 1 章 导 论 / 3
1.1 环境及其功能 / 3
1.2 环境—经济关系 / 5
1.3 环境问题的分类 / 12
1.4 本书的结构 / 15
第 2 章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19
2.1 西方早期环境经济思想 / 19
2.2 分析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工具 / 20
2.3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 23
2.4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25
2.5 环境经济学的特点 / 28
2.6 环境经济学在中国 / 30
微观分析部分
第 3 章 市场失灵———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 35
3.1 外部性 / 35
3.2 公共物品 / 37
3.3 不确定性和短视 / 44
第 4 章 分析污染问题的思路 / 48
4.1 静态局部均衡分析 / 48
4.2 物质平衡分析 / 55
第 5 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 / 63
5.1 环境价值的社会选择 / 64
5.2 环境变化对福利的影响 / 65
5.3 环境变化的价值评估 / 68
第 6 章 削减工业污染的政策 / 82
6.1 命令—控制型政策 / 82
6.2 排污税 / 86
6.3 排污权交易 / 93
6.4 补贴和押金—退款制 / 103
6.5 减污政策的比较与选择 / 106
6.6 减污政策的执行 / 109
第 7 章 削减非点源污染的政策 / 114
7.1 移动源污染的削减 / 114
7.2 面源污染的削减 / 116
第 8 章 市场、公众和企业的作用 / 120
8.1 市场和公众对改善环境的作用 / 120
8.2 企业“自愿”承担环境责任 / 131
宏观分析部分
第 9 章 经济系统的扩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二 / 139
9.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 139
9.2 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 147
9.3 经济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 160
第 10 章 生态经济学概要 / 172
10.1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 172
10.2 增长的极限 / 173
10.3 稳态经济 / 178
第 11 章 环境管制对经济的影响 / 183
11.1 环境管制对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 183
11.2 环境管制对创新、竞争力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 191
11.3 环境管制对贸易和投资的影响 / 195
11.4 环境—经济影响的分析模型 / 201
第 12 章 环境经济核算 / 206
12.1 环境经济核算思想 / 206
12.2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 209
12.3 国外的环境经济核算实践 / 218
12.4 中国的环境经济核算实践 / 221
第 13 章 跨界环境问题 / 224
13.1 跨界外部性 / 224
13.2 气候变化经济学 / 229
13.3 生态补偿 / 253
第 14 章 绿色增长 / 259
14.1 传统增长模式 / 259
14.2 向绿色增长模式转变 / 260
第 15 章 中国的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 273
15.1 中国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 / 273
15.2 中国环境治理体系的框架 / 275
15.3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督政机制 / 279
15.4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283
附录 1 主要污染物的缩写形式 / 293
附录 2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中的资源环境指标 / 294
附录 3 重要环境法律、法规和文件 / 296
概念索引 / 299
参考文献 /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