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5 元
丛书名:
- 作者:段学成
- 出版时间:2025/2/1
- ISBN:9787121496691
-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适用读者: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康养类和旅游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高校研究机构学者、旅游和康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参考用书。
- 中图法分类:F590.3
- 页码:228
- 纸张:
- 版次:01
- 开本:16开
- 字数:364.799987792969(单位:千字)
本书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导,以导游省级特色专业和康养旅游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果为切入点,对接设计行业岗位标准,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课程内容,融合互联网新技术,结合教学方法改革,嵌入视频、作业、拓展资源等数字资源,实现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的新模式。从设计思维、基础巩固,到综合提升,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本书内容设计依托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对接新规范、新技术,对接企业,引入康养旅游企业案例和管理经验。教材编排时充分考虑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采用“项目任务教学法”的设计。编者将康养旅游管理核心知识和关键技能与企业导游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设置了“康养旅游管理感悟、康养旅游决策管理、康养旅游企业计划管理、康养旅游企业组织管理、康养旅游企业领导管理、康养旅游企业控制管理、康养旅游管理的方法分析、管理创新”八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项目导读、思维导图、案例导入、项目总结、项目实践等教学内容,每个任务内容包括任务目标、资料链接、任务操作、任务思考,穿插二维码和知识链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康养类和旅游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高校研究机构学者、旅游和康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参考用书。
段学成,男,副教授。主讲《管理学基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康养旅游管理》等导游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是学校骨干教师培育对象和聘任的行业名师。指导学生多次获得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服务”赛项等省级比赛职业技能大奖。
项目一 康养旅游管理感悟
学习任务一 康养旅游管理认知
一、管理
二、康养旅游管理
学习任务二 康养旅游管理者认知
一、康养旅游管理者的类型
二、康养旅游管理者的技能
三、如何成为康养旅游管理者
四、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
学习任务三 走进康养旅游企业
一、康养旅游概念
二、康养旅游主要企业类型概述
学习任务四 管理思想发展认知
一、古典管理理论
二、行为科学学派及其理论
三、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项目二 康养旅游决策管理
学习任务一 认知康养旅游决策
一、康养旅游决策的含义
二、康养旅游决策的类型
三、康养旅游决策的原则
四、康养旅游决策的程序
学习任务二 康养旅游决策方法分析
一、定性决策方法
二、定量决策方法
项目三 康养旅游企业计划管理
学习任务一 康养旅游企业计划制订
一、康养旅游企业计划的概念
二、康养旅游企业计划的特点
三、康养旅游企业计划的作用
四、康养旅游企业计划的类型
五、康养旅游企业计划的程序
学习任务二 康养旅游企业目标管理
一、目标概述
二、康养旅游目标管理
项目四 康养旅游企业组织管理
学习任务一 康养旅游企业组织和组织职能设计
一、组织与组织工作认知
二、康养旅游企业组织职能设计
学习任务二 康养旅游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一、直线型组织结构设计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设计
三、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设计
四、事业部制组织结构设计
学习任务三 康养旅游企业组织文化设计
一、组织文化的含义和特征认知
二、康养旅游企业组织文化的功能分析
三、康养旅游企业组织文化的设计
项目五 康养旅游企业领导管理
学习任务一 康养旅游企业领导认知
一、领导的定义
二、领导的作用
学习任务二 康养旅游企业领导能力分析
一、领导理论研究
二、领导者能力素质分析
三、康养旅游企业领导者影响力分析
项目六 康养旅游企业控制管理
学习任务一 控制认知
一、控制的含义
二、控制的原则
三、控制的作用
学习任务二 康养旅游企业控制过程管理
一、确定标准
二、衡量绩效
三、采取纠正措施
学习任务三 康养旅游企业控制方法分析
一、控制的类型
二、控制的方式
项目七 康养旅游管理的方法分析
学习任务一 康养旅游企业激励
一、康养旅游企业激励概述
二、康养旅游企业激励理论
三、康养旅游企业激励艺术
学习任务二 康养旅游企业沟通
一、康养旅游沟通原理
二、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三、康养旅游组织冲突与谈判
学习任务三 康养旅游企业战略分析法
一、康养旅游企业战略理念
二、康养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
三、康养旅游企业具体战略分析法
项目八 管理创新
学习任务 管理创新认知
一、创新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二、创新的原则、过程与主体
三、创新的内容、策略与方法
四、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