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65 元
丛书名:
- 作者:厉旭云
- 出版时间:2025/6/1
- ISBN:9787030821805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适用读者:主要面向本、专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专业等专业的机能学实验(生理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教材,也可用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作为独立课程的实验教材,还可作为生物学类师生、医学研究生生理学实验技术学习的参考用书。
- 中图法分类:R33-33
- 页码:460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
- 字数:624(单位:千字)
教材编写秉持强化基础、深化综合、提高探究创新水平的实验教学理念,汲取近年来的教学研究实践和软件研发成果,系统性介绍机能学实验研究的原则、程序、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动物、动物实验技术、实验仪器、实验数据获取、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实验项目的技术和理论原理内容,并根据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自主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和特点,构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包含仿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层次递进的实验项目体系,共有15项仿真实验、65项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部分有12项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项目申报书撰写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案例。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浙江大学本科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机能学实验教学和研究工作,曾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浙江省本科院校“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1项、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等10余项教学研究成果,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长期担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理科学实验》课程主讲教师。副主编《生理科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教程》、机能学实验教程(第3版),参编《生理科学实验教程》、《基础医学实验教程》论文发表如下:
1.综合实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管理[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5):648-649,1/4
2.开设实验研究型课程 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75-77,1/5
3.研究型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16-17,1/5
4.综合研究型课程成绩评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90-91,2/4
5.生理科学实验研究型教学法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90-92,2/3
6.采用Flash编制网络动态交互课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进展,2006:76-78,1/3
7.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加强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进展,2001:145-146,3/6
8.《生理科学实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体会.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8.4:108,2/3
9.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8.4:109,2/3
等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机能学实验概述
第二节 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第三节 机能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
第二章 实验研究基础
第一节 实验研究概述
第二节 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第三节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第四节 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
第五节 常用统计软件
第六节 机能学实验数据计算和回归分析软件
第七节 生物医学信息获取
第八节 实验研究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第三章 机能学实验常用仪器
第一节 机能学实验仪器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
第三节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第四节 PCLab和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第五节 BL-42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第六节 血气分析仪
第七节 血细胞分析仪
第八节 实验装置和器械
第四章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
第一节 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品系
第三节 实验动物选择的一般要求
第五章 动物实验技术
第一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
第三节 实验动物手术
第四节 实验动物体液的采集方法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第六节 实验动物常用的生理溶液
第六章 实验原理与理论
第一节 神经肌肉系统实验原理
第二节 血液系统实验原理
第三节 循环系统实验原理
第四节 呼吸系统实验原理
第五节 消化系统实验原理
第六节 泌尿系统实验原理
第七节 感觉系统实验原理
第八节 神经系统实验原理
第九节 生殖系统实验原理
第十节 药物作用实验原理
第七章 机能学虚拟仿真实验
第一节 机能学实景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介绍
第二节 机能学实景仿真实验
仿真实验1 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仿真实验2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定量测定
仿真实验3蟾蜍心室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仿真实验4离体心脏定量实验
仿真实验5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仿真实验6家兔急性右心衰竭
仿真实验7体液分布改变在家兔急性失血中的代偿作用
仿真实验8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作用
仿真实验9呼吸系统综合实验
仿真实验10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
仿真实验11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仿真实验12缩宫素对离体大鼠子宫的作用
仿真实验13 静脉注射苯酚磺酞的药动学参数测定
仿真实验14 磺胺嘧啶钠药动学参数的测定
仿真实验15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第八章 机能学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第一节 神经肌肉实验
实验1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实验2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实验3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
实验4坐骨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5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的同步记录
第二节 血液实验
实验6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实验7血液凝固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8家兔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三节 循环系统实验
实验9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10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实验11心音和心音图
实验12人体无创性左心室功能测定-收缩时间间期测定
实验13蟾蜍心室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实验14离子与药物对离体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15离体家兔心脏Langendorff灌流
实验16家兔动脉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实验17家兔减压神经放电
实验18药物对蛙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实验19离体大鼠主动脉环实验
实验20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21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实验22急性心力衰竭及治疗
实验23药物对兔血压的作用
实验24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实验25药物对急性心肌缺血性心电图的影响
实验26毒毛旋花子苷K对家兔心电图的影响
实验27离体蟾蜍心脏的实验研究
实验28家兔循环系统综合实验
第四节 呼吸系统实验
实验29肺通气功能和基础代谢的测定
实验30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
实验31胸内负压和气胸的观察
实验32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实验33急性呼吸衰竭
实验34可待因的镇咳作用
实验35 Nikethamide对抗Dolantin抑制呼吸作用
实验36家兔呼吸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37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实验
第五节 消化系统实验
实验38哺乳动物胃肠运动的观察
实验39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实验40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
实验41硫酸镁的导泻作用
第六节 泌尿系统实验
实验42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实验43急性肾功能不全
实验44泌尿和循环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45循环、呼吸、泌尿综合实验
第七节 感觉功能实验
实验46视听觉功能测定
实验47动物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
实验48镇痛实验
实验49药物对家兔瞳孔的作用
第八节 神经系统实验
实验50反射弧的分析和反射时的测定
实验51小脑损伤
实验52家兔去大脑僵直
实验53药物对抗电刺激引起小鼠惊厥的作用
实验54药物抗惊厥作用
第九节 生殖系统实验
实验55子宫兴奋药对离体大鼠子宫的作用
第十节 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实验
实验56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57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58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实验59药动学参数计算
实验60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和计算
实验61肝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62链霉素的急性毒性反应及钙剂的对抗作用
实验63硫酸镁急性中毒及钙剂的解救作用
实验64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
实验65普鲁卡因与丁卡因毒性比较
第九章 机能学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
第一节 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
实验1一块骨骼肌能提起自身重量几倍的物体?
实验2为什么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不对称?
实验3神经干局部兴奋的时间总和
实验4肾上腺素能拮抗哪些降低心收缩力的因素?
实验5药物对离体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6药物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的作用
实验7失血性休克的实验性治疗
实验8毛细血管静水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在水肿发生中的作用
实验9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
实验10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11人工冬眠对缺氧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探究
实验12一氧化碳、亚硝酸盐中毒动物解救时间窗的探索
第二节 项目申报书撰写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