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管理会计(第2版)》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结构合理,案例翔实,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管理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观念,以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管理会计(第2版)》所选案例与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注重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管理会计(第2版)》附赠习题集,便于学生实际操作,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刘金星主编的《管理会计(第2版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适应新世纪会计教学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及专门方法,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广泛借鉴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编辑而成。本书大量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系统介绍经实践证明具有可操作性的先进方法,增添了相关章节,对于关键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表述。
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迅速发展,从传统的会计学科体系中分离出来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作为会计两大分支之一,管理会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管理会计广泛吸收了管理经济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经济决策分析等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表现为多种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本书适应新世纪会计教学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及专门方法,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广泛借鉴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编辑而成。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针对性。根据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知识结构、章节的安排有序展开,无论是在内容的组织、体系的安排还是体例的设计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介绍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
2.新颖性。本书大量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系统介绍经实践证明具有可操作性的先进方法,增添了相关章节,对于关键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表述。
3.实用性。本书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结构合理,案例翔实,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管理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观念,以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本书所选案例与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注重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本书附赠习题集,便于学生实际操作,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4.逻辑性。本书在内容的组织与编排上,既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编者站在应用的角度,打破传统写作思路,按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标准进行了调整,便于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管理会计作为经济应用学科,教材编写既要有理论的概括和解释,又要运用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言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述 学习目标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及特征描述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内容与职能 第四节 管理会计的理论进展与职业化发展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第二节 保本分析 第三节 关联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预测分析 学习目标 第一节 预测分析概述 第二节 销售预测 第三节 利润预测 第四节 成本预测 第五节 资金需要量预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生产决策分析 第四节 定价决策分析 第五节 存货决策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学习目标 第一节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概述 第二节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因素 第三节 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长期投资决策的应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八章 全面预算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全面预算概述 第二节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弹性预算与零基预算 第四节 预算管理的几个问题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标准成本法概述 第二节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第三节 标准成本管理与控制 第四节 成本差异账务处理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十章 责任会计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责任会计概述 第二节 责任中心的划分 第三节 内部转移价格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十一章 业绩评价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业绩评价概述 第二节 业绩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第三节 平衡计分卡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十二章 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作业成本计算的产生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作业成本法的程序与应用 第四节 作业管理概述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十三章 战略管理会计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第二节 企业战略管理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 第三节 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附表一 复利终值系数表附表二 复利现值系数表附表三 年金终值系数表附表四 年金现值系数表参考文献
(一)以成果为重
面对竞争和变革的环境,企业业绩评价的指标也应当适应变革的需要而设计。任何变革,无论是战略的确定还是制度的革新,首先都应设定绩效目标,而不是在业务流程设计好后,再来决定评估措施与绩效目标。由于评估措施既难设计,又难形成共识,所以很多公司迟迟不肯把本身希望得到的结果化为具体的数字。但这其实是错误的,应该在一开始让人们有明确的目标可依循。
同时,真正的目标应该以成果为重,而不以达到目标的手段为重,即评估措施应该告诉被评估的对象:要完成哪些事,而不是要怎么做。当然,如果让评估措施与成果相联系,首先必须彻底了解公司的整体目标。假如组织对于预期的成果不是很肯定,就应该先停下采取具体措施的脚步加以澄清。企业再造的效果之所以会打折扣,有时候就是因为不了解(或是缺乏共识)组织想要获得什么样的成果,或是应该以什么样的策略达到这些成果。
(二)追求远大的绩效
曾经主掌通用电气公司多年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说过:“评估多半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会把它设定在你可以做到的程度。”远大的目标对于改善公司的业绩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正是行为学派研究的成果。假如绩效目标定得不好,公司就等于失去了激励员工的重要工具。
公司往往会很得意地宣称,自己已经达到了去年所设定的目标。如果这些目标要求不高,而且很容易达到,那又有什么好得意的?远大的目标所重视的是希望做到什么,而不是可以完成什么。远大的目标会让人以创新的方式思考,寻求那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改善业绩的方法和途径,并取得成果。
当然,公司在订立积极进取的目标时,应该对良好的表现给予奖励,即使目标没有达成也一样,因为这总好过降低标准、只奖励达到平凡目标的人。
(三)评估正确的项目
在企业的战略和变革过程中,必须明确你所衡量的就是你所得到的,因为衡量标准驱动行为。因此,衡量标准的制定必须依据你想实现的目标。一旦选择了错误的评估项目,将可能导致行动的结果完全背离预期和规划。只有选择了正确的评估项目,才能实现业绩评价的激励和控制目标。
为了寻求正确的评估项目,很多理论和实务界的人士已构建了很多评估框架和方法,例如平衡计分卡、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建立的作为欧洲质量奖的审核标准的企业卓越模式等。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无论这些方法和框架的支持者声称得有多好,在评估经营绩效时,绝对没有哪一种方式是所谓“最好”的。其中的原因在于,经营绩效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由许多不同的面拼凑而成,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侧重于不同的方面。如果不能在适当的时期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那么业绩评价将难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