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必读的“教子说话宝典” 亲子教育必备的“精准沟通工具” 最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言听计从”,而是让孩子“心悦诚服” 最好的父母,不是对孩子“大呼小叫”,而是与孩子“心灵相通”
有一位妈妈向我咨询,说孩子上三年级,画画水平很差,有一次课上孩子画了一张画,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孩子画得很差,让孩子丢尽了脸。从此以后,孩子就越来越怕画画。妈妈知道后,就不断地鼓励孩子,说好好画,将来一定会画好的。可是鼓励了很久,孩子不但没有变得自信和喜欢画画,甚至更加害怕画画了,有时候连美术课都不想上了。为什么妈妈的鼓励不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到底该怎样鼓励孩子?
还有一位初中孩子的妈妈,说孩子语文成绩一直不好。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抱怨说他们换了语文老师了,妈妈一听,感觉到劝孩子好好学习语文的机会来了,就问孩子这个语文老师怎么样,孩子说这个语文老师特别不负责任,居然连作业都不布置!妈妈心中窃喜,于是就说:“要不妈妈给你布置作业吧!”结果孩子再也不理妈妈了……这位妈妈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明明孩子在抱怨语文老师不布置作业,妈妈一说布置作业,孩子怎么就不理妈妈了?孩子到底想要什么?到底应该怎样跟孩子沟通?
另有一位初中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精力:有时候出来喝杯水;有时候出来吃点东西;有时候还会灵魂出窍,一发呆就好长时间;家里大门一响,孩子就会赶紧跑出来看看是谁来了,跟客人热情地打招呼。家长说他,他就跟家长急,不说他,他又不自觉,这时候该怎么办?
又有一位高中女生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长得比较漂亮,在学校里总有男生不断地找机会过来跟孩子说话,打搅孩子,家长知道这种情况,但却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抵制这些诱惑,安心地学习。
……
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帮助孩子,但很多家长都帮不到孩子。
家长帮不到孩子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长说话,往往说不到孩子心里,孩子根本不爱听;二是即使孩子想听,很多时候家长也不知道该给孩子哪些真正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为什么家长说话孩子不爱听?为什么家长难以跟孩子沟通?
本书介绍了平等思维的“小人理论”,我们了解了“小人理论”,就知道了人们想事情的规律,就会非常清楚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会明白,孩子会喜欢听什么话,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开心地接受我们的建议,并能够长期贯彻执行下去。
明白了“小人理论”,我们会发现,不只是跟孩子,跟所有人的沟通,都是一样的。
最优秀的沟通,不是强大的辩才,而是随顺而转——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家长看起来总是听他的,但他最后却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家长帮他选择的结果。
根据“小人理论”,本书提出了和谐沟通的三大步骤:即接纳、理解、建议。
接纳是跟孩子沟通的第一步,接纳是让孩子以现在的情况在我们身边感到自在,接纳是心里的接纳,而不是嘴上的接纳。只有接纳了孩子,孩子才会在我们身边感到自在,从而进一步达成理解,我们才能给孩子提出真正有效的建议。
理解是跟孩子沟通的第二步,当我们接纳了孩子,孩子才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心里的想法告诉我们,这时候我们才有可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也正因为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才能够通过理解的三个层次——同情、鼓励和爱来帮助孩子进一步信任家长,并使其从家长身上得到更多正向的力量。
当我们接纳了孩子,并通过理解让孩子取得了对我们的信任,同时感受到我们的鼓励和爱,其心里充满了力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建议了。只要真正注意到建议的三个方面,我们就可以提出有效的建议。
根据和谐沟通的三大步骤,我们来分析最开始提出的四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后两个大家会在书中找到类似问题的详尽答案。
第一个问题:当孩子真正不能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单纯口头的鼓励没有任何帮助。说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提高,这种话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营养。自信来自实力。这时候妈妈作为外行,给孩子的力量是不足的。家长需要帮孩子找到一个高手,比如,一个专业的教授美术的老师,可以先准备好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几笔就可以轻松画出一幅很漂亮的画,带着孩子亲自操作一下,让孩子感觉在这个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居然可以很轻松地学会画画,而且画得很好!
第二个问题:当孩子抱怨老师不布置作业的时候,家长根本没有做任何的“接纳”工作,也就是说没有得到孩子的信任,就直接急匆匆地提出自己所谓的“建议”——我来给你布置作业。不做足接纳理解等准备工作而直接提建议,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与抵抗。事实也正是如此。
为了帮助家长们理解书中的理论和方法,本书采用了大量的案例,并且几乎所有的案例都是真实的,但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笔者一律采取了化名的方式。
本书适用于那些为孩子的以下问题烦恼,又帮不到孩子的家长:
1.孩子不爱学习,做作业常常逃避;
2.孩子学习不认真,粗心、浮躁严重;
3.孩子做作业不专心,拖拉;
4.孩子偏科,越是学习不好的科目越是不想学习;
5.孩子跟家长对抗,家长说一句,孩子说三句;
6.孩子早恋,无心学习;
7.孩子失恋,痛苦不堪,无心学习;
8.老师跟孩子闹矛盾,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
9.孩子常常撒谎;
10.孩子偷拿大人的钱;
11.家长希望把自己的好经验告诉孩子,但孩子根本不听;
12.孩子学习没有信心;
13.孩子学习没有兴趣;
14.在需要帮助,有问题需要改变的时候,孩子不愿意配合家长,不能接受家长的帮助和建议。……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 者
在社会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一般来说,家长从物质上对孩子好形不成“恩”,从心理上接纳、理解孩子,在一些事情上帮助孩子是形成“恩”的关键。这里我给家长提出三点建议:一、学会接纳孩子;二、学会理解孩子;三、学会帮助孩子。
公平地讲,很多家长身上是有诸多毛病的:如自以为是,一说话就带着非常大的偏见;情绪化,经常对孩子发火。有如此多缺点的家长,不是值得孩子尊重和爱的家长。如果家长不改正自己的缺点,而只是单方面要求孩子崇拜、孝敬自己,是强求不来的。不要期待遇到个好人,他能带给我幸福。而要想,我要成为一个好人,谁跟着我,谁幸福。
很多人心里会有或多或少的自卑,长期受其影响,又不能解决,在沟通的时候,如果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他们会很受益。
沟通的目的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正确的目的是可以引起很好的沟通效果的内心期望。错误的目的是可以引起不好的沟通效果的内心期望。
……
有时候,家长看到孩子学习不够好,心里就开始产生不满,带着这种不满跟孩子沟通,这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发泄情绪,孩子就会受不了家长的说话,从而产生对抗。
沟通就是去发泄情绪,这是错误的目的。因为你有这样的目的,就不会沟通好。
一位新疆的家长,最看不惯的就是孩子的磨磨蹭蹭,在看到孩子动作慢的时候,就会忍不住说:“你走起路来比羊都慢!”
这句话里面的不满情绪,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得到。
我们看到,家长在说孩子不好老师对孩子没有信心的时候,没忘了提到自己对孩子的鼓励“我对他说你能学好的”,尽管这句话没什么作用。另外还不忘说自己为孩子做的努力,“特别着急,什么方法都用过了”。我们在沟通说事情的时候,会忍不住在证明自己是好的。这是由小人自我的天性决定的,但如果不觉知,常常这样做,就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唐曾磊:平等思维告诉我们:每个人看问题都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每个人骨子里都是自以为是的。自以为是是沟通的大敌,只要自己以为自己肯定是对的,就不可能达成真正的沟通。因为你是对的,对方跟你不一样就一定是错的,这时候不是沟通了,而是纠正对方去了。对方当然也是自以为是的,他也绝不会轻易地认错听你的摆布。
很多家长在我上课的时候会提问,通过她们的提问就能看出她们跟孩子的沟通情况,因为她们提问的时候,全是批评。
我们举出十个类似的问题,与大家分享,大家如果提问,是不是跟这些家长一样:
1.孩子玩手机没有节制,做作业也要不停地看手机,和家长约定好使用时间,但却不遵守约定怎么办?
这个问题举出了孩子四个缺点:玩手机,无节制,影响作业,说了不算。没说任何优点。孩子看到妈妈的提问就会很不开心。
2.唐老师,您好!我儿子上初二,学习很浮躁,总认为自己都会了,可是从作业中看明显感到对所掌握的知识点很不扎实。为此我讲了很多道理,但孩子总说:你讲的道理效果不佳。恳请唐老师给予指导!
这个问题举出了孩子三个缺点:浮躁,知识点不扎实,讲道理不听。没有说任何优点。
3.唐老师,您好!我孩子课堂上对老师的课兴趣不大,听课不认真;从来不愿意主动做作业,作业太马虎;字写的也不好;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愿意多写一个题目。对吃和玩兴趣特浓,特别是电脑游戏,也自己画动画片里的漫画,很多是有头无尾。我该怎么帮他改善呢?
这个问题举出了孩子八个缺点:听课不认真,不主动做作业,作业马虎,字写得不好,不多写作业,好吃,爱玩,有头无尾。几乎没有说任何优点。
4.孩子上初中二年级,在班里很调皮,三天两头的找事情,但是学习很好,唯一操心的就是我得经常担心他会惹事。一个月内,他把学校的灯打烂了,然后把自己的脚弄伤了,再又跟同学打架,把同学眼镜打烂,赔人家三千多块钱。每次老师一给我电话,我都会很紧张,怎么能让孩子不惹事,好好学习?
这个问题举出了孩子七个缺点:很调皮,找事,打烂学校的灯,弄伤自己的脚,跟同学打架,打烂同学眼睛,赔钱。优点是学习很好。但我们看不出家长有任何因孩子的学习而感到开心和骄傲的。
5.非常着急孩子的现状,说什么他都听得懂,就是不能控制自己,总是先玩够了才想起来学习,而且学习中间也是边玩边学,上课总是不听课,特别是英语,感觉他一点都没有学过。总是被老师请家长,现在孩子已经五年级了,马上就要面临小升初的情况,如何才能使他能够主动学习,有什么方法提高各科成绩,顺利进入初中阶段呢?
这个问题举出了孩子七个缺点:懂但不能控制自己,先玩后学,边玩边学,不听课,不听英语课,英语一点都没学过,被老师请家长。没有提到任何优点。
……
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们,我并不否认孩子们有这些问题,也不否认家长想解决问题的急切心情,我只是提醒大家:这样说孩子的缺点,孩子不会听你的,你帮不到孩子。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做一个实验,凡是觉得上面十个问题家长提得很对自己的心思的家长,跟孩子沟通都不够好,孩子一般不愿意听你的,大家自己判断一下看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