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人保护开发技术》针对汽车行人保护的要求和开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内容涵盖了我国行人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其改善措施、欧洲行人保护法规、EuroNCAP行人保护测试规程和全球行人保护技术法规,详细介绍了行人保护冲击器有限元模型的开发方法,系统地提出了汽车行人保护仿真开发的建模要求、仿真分析技术和设计方法。书后附录部分介绍了关于行人保护冲击器的规定、标定方法,前防护装置的测试方法和EuroNCAP行人保护测试评价规程6.0的原文翻译。
《汽车行人保护开发技术》内容全面,读者可以迅速掌握行人保护的知识。书中内容融合了多个实车开发项目的工程分析经验,可操作性强。《汽车行人保护开发技术》可作为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研发机构的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1994年,首个行人保护的试验方法及碰撞模拟器在欧洲推出。2003年,欧盟正式通过2003/102/EC指令,成为全球第一部行人保护法规,自此汽车行人保护系统的研究开始逐渐为汽车企业和科研人员所关注和重视。目前不仅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重视行人安全,一些汽车市场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逐渐意识到行人保护的重要性,行人保护被全球普遍关注。我国的汽车行人保护标准《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GB/T 24550—2009)于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在新车型的设计上已开始充分考虑行人保护的要求。
行人保护设计是一项综合设计,需要同时考虑前端造型、发动机舱总布置、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测试方法等多方面因素,并对其进行综合平衡,还应兼顾整车耐撞性、低速碰撞、强度耐久和NVH等性能要求。同时行人保护设计贯穿车型开发的整个过程: 车辆前端造型直接决定着行人保护的实现方法和难易程度; 总布置设计时需要保留足够的变形吸能空间,并将硬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合理布置; 工程设计时,需要详细考虑铰链、通风盖板、雨刮系统、翼子板及其支架、发动机罩内板、保险杠、防撞泡沫、大灯支架等设计的影响。如何在众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中提炼汽车前端行人保护性能设计要求,是当前国内汽车企业产品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书通过凝练作者多年的车型开发工程经验、结合详细的工程实例和试验数据,为国内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汽车行人保护开发技术,是目前国内较早涉及汽车行人保护设计开发的专业书籍。
本书首先介绍了我国汽车行人交通事故的特点和我国行人交通事故的严峻性, 阐述了当前欧洲行人保护法规和Euro NCAP行人保护测试规程的要求; 主要介绍了行人保护冲击器有限元模型的开发过程,详细分析了影响行人保护仿真分析的因素,提出了系统的行人保护仿真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为汽车企业的相关研发人员和相关的科研院所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开发技术和流程。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汽车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单位的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本书第1章内容成稿感谢重庆理工大学的陈培思同学,其余内容成稿感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方锐。
本书的出版感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2012年重庆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年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2013年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的资助。
作者
2014年5月于重庆理工大学
第1章 我国行人交通事故特征
1.1简介
1.2道路特征
1.3车辆特征
1.4行人特征
1.5安全教育
第2章 欧洲行人保护评价介绍
2.1行人碰撞试验简介
2.2欧盟行人保护法规EC78/2009
2.2.1适用范围
2.2.2实施日期及要求
2.2.3技术指标限值
2.2.4概念
2.2.5试验准备 第1章 我国行人交通事故特征
1.1简介
1.2道路特征
1.3车辆特征
1.4行人特征
1.5安全教育
第2章 欧洲行人保护评价介绍
2.1行人碰撞试验简介
2.2欧盟行人保护法规EC78/2009
2.2.1适用范围
2.2.2实施日期及要求
2.2.3技术指标限值
2.2.4概念
2.2.5试验准备
2.2.6试验方法
2.3EuroNCAP行人保护测试评价规程
2.3.1车辆准备
2.3.2腿部与保险杠的撞击测试
2.3.3大腿冲击器对发动机罩前缘的试验
2.3.4头部冲击器测试
2.3.5其他说明
2.3.6欧洲NCAP行人保护测试星级评定
2.4全球技术法规(GTR)评价方法
第3章 冲击器模型开发和验证
3.1头部冲击器模型开发
3.1.1建立模型
3.1.2模型验证
3.2小腿冲击器模型开发
3.2.1模型建立
3.2.2模型验证
3.3大腿冲击器模型开发
3.3.1模型建立
3.3.2模型验证
第4章 行人保护碰撞建模要求
4.1单位制选择
4.2数据需求
4.3网格划分要求
4.4属性卡片
4.5材料卡片
4.6连接和零部件建模
4.7求解控制
第5章 行人保护设计开发
5.1行人保护开发流程
5.1.1前期准备
5.1.2造型评估
5.1.3总布置评估
5.2小腿保护
5.2.1小腿保护现状
5.2.2小腿保护设计
5.2.3小腿保护优化实例
5.3大腿保护
5.3.1大腿保护现状
5.3.2大腿保护设计
5.4头部保护
5.4.1头部保护现状
5.4.2头部保护设计
附录A行人保护冲击器的规定
A.1小腿冲击器
A.2大腿冲击器
A.3ACEA儿童/小型成人头部冲击器(3.5kg)
A.4成人头部冲击器
附录B行人保护冲击器的标定
B.1小腿冲击器标定
B.2大腿冲击器标定
B.3头部冲击器标定
附录C前防护装置(FPS)测试区域划分和试验方法
C.1前防护装置测试区域划分
C.2试验方法
附录DEuroNCAP行人保护测试规程6.0
D.1车辆准备
D.2带有主动发动机罩的车辆评估
D.3车辆标记
D.4网格点数据
D.5验证试验
D.6确定腿部碰撞点
D.7记录碰撞点位置
D.8进行行人碰撞试验
D.9腿部冲击器测试
D.10大腿冲击器与保险杠测试
D.11大腿?保险杠前缘试验
D.12头部试验
D.13损伤参数
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附件Ⅰ
附录EEuroNCAP行人保护评估方案6.0
E.1介绍
E.2评估方法
E.3行人碰撞评价
E.4评价中的概念说明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