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0多年的发展,包括国内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在内的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开始发挥对国民经济升级和转型的重要作用。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的开放条件之下,实施了不同的发展战略,从而也获得了不同的战略绩效。但是,只有在开放的竞争条件下才能培育出真实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本书在分析汽车产业特定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程及其战略,并前瞻其未来的发展。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汽车和经济管理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及MBA、EMBA的教学和研究之用,对于汽车产业界与投资界的专业人士、关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部门及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全面了解并认识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汽车产业成长战略总序
总序一
实体产业涵盖物质与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承担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功能,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规模、质量。经过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人类迄今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工业文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对地球的消耗与污染也在急剧加速,人类迫切需要寻求更加集约高效、更加符合自然和社会伦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工业化国家正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支点,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创新,探索循环经济、生态经济、高科技经济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相信,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新材料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持续稳定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创了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迈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大发展时期。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2年我国工业GDP已达58万亿美元,居世界各国之首,经济总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剧,面对化石能源时代的负面效应和越发激烈的资源能源竞争,面对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的宏观经济失衡,要保持经济整体处于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状态,就要确保经济发展所需资源有效供给、经济体系独立稳定运行、整体经济福利不受恶意侵害,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显得越发突出。
二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尽管中国多个产业的产量、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多数企业还没能在全球竞争环境中掌握核心技术、凝聚创新人才,尚未形成具有优秀企业文化和品牌影响力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只能生产中低档产品,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在一些地方依旧盲目扩张、重复建设,全国各地雾霾、沙尘及饮用水安全等问题频繁发生,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面对市场竞争的马太效应,如果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我们就只能一味牺牲环境、贡献廉价资源和劳动力,依靠低价进入国际市场,即使拥有销售规模,也难以掌握发展命脉,难以获得应有的价值和增长红利,经济安全将始终受制于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安全对于总体国家安全体系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要构建包括经济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体系。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决定着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也决定着国家经济安全的实际态势。十八大报告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提出要紧紧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全方位的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路。
三
2010年7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程物理系、公共管理学院共同组建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Enterprise Growth and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Research,CEGESR),聚焦中国企业成长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努力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中心成立以来,大力开展经济安全、企业成长与产业发展、创新政策与理论等研究,提出了“国家经济安全基本理论”“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商业银行早期风险预警方法”等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得到了国内外学界同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弄潮儿”。
为深入理解中国企业的发展态势,帮助产业界探寻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之道,我们组织编写了“清华CEGESR中国企业成长战略丛书”。本套丛书将联合产业界同人和学术界专家,结合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践工作经验,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主导产业进行历史回顾、现状梳理、脉络分析,概括和提炼中国特色的产业成长理论,并期待通过对相关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发展规律,把握关键要素,解构产业价值体系,辨析市场竞争态势,进而从理论高度为其战略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意见建议。
本套丛书主要关注汽车、工程机械、电气、机车、航空等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希望丛书的出版有助于业界、学界、政府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主导产业的发展;也希望读者朋友们给我们以支持、指导、批评、建议,帮助我们共同把这套丛书做得更好,为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维护国民经济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尽一份力量。
程建平
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理事长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
2014年4月25日
路跃兵现任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兼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院荣誉资深研究员,尚高资本中国基金副主席。
曾任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中国区总裁及全球基金投资委员会成员、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福特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路跃兵拥有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北京科技大学和麦克马马斯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及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导言中国汽车产业的梦想
第一章汽车产业技术经济特征
第一节产业链
第二节市场竞争态势
第三节组织形式
第四节产业关键成功要素
第二章全球化中的中国汽车产业
第一节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汽车产业竞争优势分析框架
第三节中国汽车产业竞争优势
第三章产业开放条件与跨国公司行为
第一节产业开放条件的作用领域
第二节加入WTO之前的汽车产业开放条件
第三节加入WTO之前跨国公司的进入及其主要行为特征
第四节加入WTO之后的汽车产业开放条件
第五节加入WTO之后跨国公司的进入及其主要行为特征
第四章跨国公司:全球化的中国式发展
第一节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本土化发展战略
第二节中国的开放进程
第三节跨国公司的中国业务发展战略
第四节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第五节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中国公司:开放中的本土化发展
第一节传统国有企业:从合资依赖到自立
第二节新生企业:从异类到主流
第六章结语:梦想在天,路在脚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与展望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