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9 元
丛书名:“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果教材·机械系列
- 作者:郭仁生,魏宣燕 编
- 出版时间:2014/8/1
- ISBN:9787302341536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H122
- 页码:37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4
- 开本:16K
- 字数:(单位:千字)
《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果教材·机械系列》内容分为5篇:第1篇“机械设计概论和机构结构”主要介绍机械设计概论及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是机构和机械设计的共性基础知识;第2篇“常用机构”主要从传递运动的角度介绍一些常用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轮系及其他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应用和运动设计方法;第3篇“机械传动”主要从传递动力的角度讲述一些常见的机械传动(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等)的工作原理、标准规范和设计计算方法;第4篇“轴系零部件”主要介绍轴系(包括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轴及轴系、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组合设计和选用计算方法;第5篇“机械连接”介绍常用机械连接(包括键、销和螺纹连接)和弹性连接(弹簧)的工作原理、标准规范和计算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果教材·机械系列》在各个章节中都有许多机械设计计算、分析和作图等的能力训练案例,以及典型零件工作图,并且摘录了部分机械设计常用的标准和规范。对各章后面的实训习题,都给出了求解提示和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果教材·机械系列》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制造大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读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开发要强调适当综合化和适当实施化。本书按照课程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和模块教学要求,建立“机械设计概论和机构结构”、“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部件”和“机械连接”等5个模块。在教材内容上力求降低重心、拓宽面向、精选知识点,更新内容、突出应用,采用新颁布的国家标准规范。叙述简明扼要,减少对公式的推演,讲求实用,方便教学。书中打“”号的内容是为了拓宽和延伸与该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面,以求做好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接口,供不同专业在教学中酌情取舍。
本书自2001年出版发行以来,被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师生选用。为了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科技发展进步,在第1版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在2005年出版了第2版,并在2006年被教育部审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进一步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技术应用的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突出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结合工学和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第3版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果教材,增添了许多能力训练案例,便于教师讲授和引导,也便于学生自学和应用。基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果教材而修编的《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以高端技能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有明确的具有高职层次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其相应内涵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大量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能力训练案例,教材内容和结构满足高职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等的需求,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该书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制造大类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其体系结构和内容力求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符合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表现形式和陈述方式上,能够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和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有助于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教师在教材的平台上可以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本书由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郭仁生(第1~3、5、9章)、苏州工业园职业技术学院魏宣燕(第11~14章)、北京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京辉(第7、8、10章)、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王军(第4、6章)和韶关学院黄晨华(第15章和第16章)等编著,郭仁生担任主编并对全书统稿,魏宣燕担任副主编。
本书第1版由华南理工大学谢存禧教授精心审阅,第3版由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栾学钢教授精心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编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恳请读者对书中的缺点和不妥之处进行指正。
编者
2014年1月
第1篇 机械设计概论和机构结构
第1章 机械设计概论
1.1 课程概论
1.1.1 机械的概念和组成
1.1.2 机械设计发展概述
1.1.3 本课程的内容、基本要求和学习特点
1.2 机械设计过程
1.3 功能原理设计
1.3.1 功能原理设计的特点
1.3.2 功能分析
1.3.3 功能类型和求解思路
1.4 机械设计约束
1.4.1 承载能力约束
1.4.2 技术性能约束
1.4.3 标准化约束
1.4.4 产品成本约束
1.4.5 可持续发展约束
1.5 机械结构设计
1.5.1 零件的相关与结构要素
1.5.2 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5.3 结构设计的构型变换
1.5.4 结构设计准则
思考和实训习题
第2章 机构结构分析
2.1 平面机构的组成
2.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2.3 平面机构自由度和运动确定性
2.3.1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3.2 机构自由度计算中的特殊情况处理
2.3.3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思考和实训习题
第2篇 常用机构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3.1.1 铰链四杆机构
3.1.2 滑块四杆机构
3.1.3 运动副变换
3.2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3.2.1 急回特性
3.2.2 传力分析
3.3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设计
3.3.1 按照给定连杆位置设计铰链四杆机构
3.3.2 按照给定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3.3.3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几何方程
3.3.4 按照给定的两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铰链四杆机构
3.4 多杆机构的应用
思考和实训习题
第4章 凸轮机构
4.1 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4.1.1 凸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4.1.2 凸轮机构的特点与应用
4.2 从动件基本运动规律
4.2.1 从动件基本运动规律的运动方程和线图
4.2.2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
4.3 凸轮轮廓设计
4.3.1 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4.3.2 用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
4.3.3 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4.4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和尺寸的确定
4.4.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许用值
4.4.2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4.4.3 滚子半径的确定
4.5 凸轮机构的结构、材料和工作图
4.5.1 凸轮和从动件的结构
4.5.2 凸轮和从动件的材料及选择
4.5.3 凸轮工作图
思考和实训习题
……
第5章 轮系
第6章 其他常用机构
第3篇 机械传动
第7章 带传动
第8章 链传动
第9章 齿轮传动
第10章 蜗杆传动
第4篇 轴系零部件
第11章 滑动轴承
第12章 滚动轴承
第13章 轴及轴系
第14章 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
第5篇 机械连接
第15章 连接
第16章 弹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