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金融经济学》共分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金融系统;金融市场的期望效用理论;金融风险及其度量;风险态度及其度量;基本经济框架与资产定价;两资产组合理论;均值-方差效用下的投资组合选择;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配置效率。
为适应财经类院校本科理论教学改革的需要,《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系列教材:金融经济学》在内容上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注重实践性。本书适合作为财经类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金融经济学是金融、投资等各专业的核心课程。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金融问题,是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作为金融研究的入门,它主要侧重于提出金融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问题,建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一般原理以及在此框架下应用相关原理解决各个相关问题的简单理论模型。这里所建立的概念、框架和原理,如时间和风险、资源配置的优化、风险的禀性和测度、资产的评估等,是金融各具体领域理论研究的基础——从资产定价、投资、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到公司财务、公司治理、金融机构、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和公共财务。它把现代金融理论中的许多原理、方法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进行阐述和演绎。它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利用问题。为了能够与读者分享我们在财经类院校近10年的金融经济学教学体会与经验,我们编写了本书。本书以适应理论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贴近本科教学实际,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握“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力求有所突破与创新。
全书共分为11章,各章主要内容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章,绪论。该章作为统领全书内容的章节,主要介绍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讲述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以及金融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金融系统。从资金的时间价值作为起点,以金融系统作为金融经济学研究生态,介绍资产定价的金融思想,建立对金融经济学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期望效用理论。从偏好关系的概念入手,建立了金融不确定性环境下偏好选择与决策原则,并对期望效用理论的存在性与局限性进行了阐释。
第四章,金融风险及其度量。对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其度量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对金融风险主观态度的度量提供基础与借鉴。
第五章,风险态度及其度量。给出了如何界定不确定条件下不同经济行为主体风险态度的类型。通过确定性等价和风险溢价概念的引入,得到了绝对风险厌恶与相对风险厌恶程度的度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经济主体随着财富的变化,其对风险资产态度的变化情况。
第六章,基本经济框架与资产定价。通过对无套利概念的数理分析,研究了风险中性环境下的资产定价基本定理,为判断金融市场的套利机会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建立了金融市场环境下的基本经济框架。
第七章,资产组合理论。通过上一章所建立的基本经济框架,对于两个资产的投资问题,研究了风险溢价、财富水平、无风险资产收益率、风险资产的风险程度等与最优资产组合选择问题。
第八章,均值-方差效用下的投资组合选择。用基本经济框架,论述了投资组合理论在均值方差效应与期望效应下的一致性条件,进一步介绍了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局限性,并给出了前沿组合的性质。
第九章,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介绍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和推导过程。对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行了重点介绍。
第十章,套利定价模型。研究了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条件和线性因子模型,并分析了极限套利与市场均衡的关系。
第十一章,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配置效率。介绍了有效市场的概念及其3种形式的内容含义。给出了3种不同有效市场的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市场有效性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
为便于读者的学习,本书在每一章开始时都给出了“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以便提醒读者该章的精髓与实际案例;在每一章结束时,都针对该章内容给出“本章小结”,概括该章的要点;在每一章的“本章小结”后都列出该章的“实训案例”、“实训课堂”及“复习思考题”,以便于读者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本书适合于国内财经类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自学者,以本科生为主,也可供研究生班学员、MBA学员使用,还可供广大实际经济工作者自学参考。
本书由马孝先编著。具体编写分工为:第一章至第三章由李红艳编写;第四章至第七章由朱世清编写;第八章至第十一章由刘倩倩编写。马孝先对全书进行了修改和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引用了有关著作和教材,在此对所有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方便教师教学,本书配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包(包括精致的电子课件、教案、案例库及案例分析、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下载地址为http://www.tup.tsinghua.edu.cn。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同行及读者斧正。
编 者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金融经济学的概念2
第二节金融经济学的定位3
一、从研究的层次看定位3
二、从研究的依据看定位4
三、从研究的内容看定位4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5
第三节金融经济学的历史演进7
一、金融经济学的启蒙时期7
二、金融经济学的奠基时代9
三、现代金融理论的“百花齐放”
时期12
第四节金融经济学的主题13
一、金融经济学的研究主题13
二、金融经济学的研究机制13
三、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13
四、均衡概念解析及金融市场均衡
机制的建立14
第五节金融经济学的基础15
本章小结17
复习思考题18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金融系统19
第一节资金的时间价值21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概述21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23
第二节金融资产的价值评估27
一、金融资产价值评估的原则与
方法27
二、债券价值评估31
三、股票价值评估36
第三节金融系统与金融决策41
一、金融系统41
二、金融决策44
本章小结46
实训课堂47
复习思考题48
第三章期望效用理论50
第一节偏好50
一、偏好关系50
二、偏好关系应满足的基本公理52
第二节效用与效用函数55
一、效用55
二、效用函数56
第三节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关系
研究58
一、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59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关系60
三、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选择62
第四节期望效用函数64
一、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
函数64
二、不确定性下的理性决策原则65
第五节期望效用理论的局限性68
一、期望效用准则的矛盾68
二、阿里亚斯悖论69
本章小结70
复习思考题71
第四章金融风险及其度量73
第一节金融风险的概念75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75
二、金融风险的特征76
三、金融风险的分类77
第二节风险度量方法79
一、距离法79
二、系数法82
三、VAR方法和CVAR方法84
本章小结85
实训课堂86
复习思考题86
第五章风险态度及其度量89
第一节风险态度92
一、风险态度的描述92
二、效用函数及风险态度93
第二节风险态度的度量104
一、风险溢价与确定性等值104
二、风险厌恶系数107
第三节风险态度与投资风险资产的
关系112
一、相同财富水平下风险厌恶的
度量112
二、不同财富水平下风险厌恶的
度量114
三、几种常用的效用函数119
本章小结125
实训课堂126
复习思考题127
第六章基本经济框架与资产定价131
第一节经济市场的描述133
一、经济环境133
二、经济参与者135
三、证券市场135
第二节套利与无套利原理142
一、套利的定义143
二、无套利原理146
第三节资产定价基本定理与风险中性
定价147
一、资产定价基本定理147
二、风险中性定价149
本章小结154
实训课堂155
复习思考题156
第七章资产组合理论158
第一节两资产模型下的最优资产组合
选择160
第二节最优资产组合的性质166
一、风险溢价与最优资产组合
选择166
二、财富水平与最优资产组合
选择168
三、资产收益率与最优资产组合
选择172
四、风险程度与最优资产组合
选择173
第三节投资组合分离174
一、基金分离的定义174
二、单项基金分离175
三、两项基金分离176
本章小结177
实训课堂178
复习思考题179
第八章均值-方差效用下的投资组合
选择180
第一节均值-方差分析的市场环境与
偏好181
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起源181
二、均值-方差分析的市场环境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