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工程训练”使用的主要教材。 本教材包括的内容有: 绪论、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基础知识、铸造生产实践、压力加工实践、焊接加工实践、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钳工与装配工艺、车削加工实践、铣削与刨削加工实践、磨削加工实践、数控加工基础知识、数控加工实践、特种加工实践、机械电子装配实践、逆向工程、创新实践教育、机械创新实践案例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机械制造实践、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职工大学相关专业的师生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依据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精神,搞好高校工程训练,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推进高教内涵式发展,工程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高校工程训练教学是适应我国高教国情需要而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近10年来,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实践与创新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 “工程训练”课程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 工程训练中心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省级教学团队,该课程教材从2001年开始编写,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修订出版,发行量超过2万册。
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借鉴了兄弟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全体作者本着加强基础、重视实践、优化传统,增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创新实践内容的原则,注意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时,从感性到理性、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本教材内容丰富、新颖,文字流畅,深入浅出,公式和表格准确,图文并茂。
本教材采用国家最新技术标准和法定计量单位。
本教材由大连交通大学工程训练组织编写,黄光烨教授担任主编,曲宝章、翟封祥担任副主编,全书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大连理工大学梁延德教授主审。
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黄光烨(第8、11章及第6章和第9章的部分内容),曲宝章(第11、12、15章),翟封祥(第4、5、14章),温爱玲(第2、3章),尹志华(第9章部分内容、第10章),李荣华(第6章部分内容、第7章),石莹(第16章),李杰(第1章),全书采用的参考文献列于书后并致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年7月
第1章 绪论
1.1 机械制造工程实践的目的
1.2 机械制造工程实践的要求
1.3 机械制造工程实践的内容
1.4 机械制造工程实践的考核
1.5 学生实践守则
1.6 机械制造工程实践的安全规则
第2章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安全操作规程
2.1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2.2 常用的工程材料
2.2.1 金属材料
2.2.2 非金属材料
2.2.3 复合材料
2.3 钢的热处理
2.3.1 钢的热处理工艺
2.3.2 热处理加热炉和硬度计
2.3.3 热处理操作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铸造加工实践
教学目的与要求
安全操作规程
3.1 概述
3.2 造型材料
3.2.1 型砂的组成及其性能
3.2.2 型砂的配置
3.3 造型与造芯
3.3.1 手工造型工具
3.3.2 手工造型方法
3.3.3 机器造型
3.3.4 造芯
3.3.5 浇、冒口系统
3.3.6 合型
3.4 铸造合金的熔炼和浇注
3.4.1 铸铁的冲天炉熔炼
3.4.2 铸钢的熔炼
3.4.3 有色合金的熔炼
3.5 铸件的落砂、清理和缺陷
3.5.1 铸件的落砂
3.5.2 铸件的清理
3.5.3 铸件质量分析
3.6 特种铸造
3.6.1 金属型铸造
3.6.2 熔模铸造
3.6.3 压力铸造
3.6.4 离心铸造
3.6.5 实型铸造
3.7 典型零件的造型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压力加工实践
教学目的与要求
安全操作规程
4.1 概述
4.2 金属的加热与锻件的冷却
4.2.1 金属的加热
4.2.2 锻件的冷却
4.2.3 锻件的热处理
4.3 自由锻的设备及工具
4.3.1 机器自由锻的设备和工具
4.3.2 手工自由锻工具及其使用
4.4 自由锻工艺
4.4.1 自由锻的工艺特点
4.4.2 自由锻的基本工序
4.4.3 自由锻锻件图绘制
4.4.4 典型锻件自由锻工艺过程
4.5 模锻
4.6 胎模锻
4.7 冲压
4.7.1 冲压概述
4.7.2 冲压主要设备
4.7.3 冲压基本工序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焊接加工实践
第6章 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第7章 钳工与装配工艺
第8章 车削加工实践
第9章 铣、刨削加工实践
第10章 磨削加工实践
第11章 特种加工
第12章 数控加工基础知识
第13章 数控加工实践
第14章 机械电子装配实践
第15章 逆向工程
第16章 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