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55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规划教材
- 作者:伍岳林
- 出版时间:2015/1/1
- ISBN:9787111481867
-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U464.06
- 页码:16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 字数:(单位:千字)
《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普通高等教育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发动机五大关键零件(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和连杆)的加工制造技术和发动机整机装配测试技术为,从工厂实践的基础上,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五大关键零部件生产线产能设计、布局设计、工艺过程设计、设备选型、刀具设计及设备及生产线的验收直至生产组织;紧接着详细介绍了发动机整机装配生产线和测试台架的设计方法,质量控制策略及常见测试问题的诊断分析。《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普通高等教育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规划教材》作者都是在发动机加工、装配生产领域有多年工艺设计、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的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并结合行业内的实际,系统的阐述了发动机工厂关键零件加工和整机装配测试生产的生产导入过程,是一本系统、专业、实用性强的发动机制造领域专业教材,并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提供了许多实际案例,便于读者学习后的融会贯通和深入了解。《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普通高等教育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院校大专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应用型本科汽车专业的参考书。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及关键零件的制造技术是汽车制造技术的集中体现。自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福特发明了大量生产流水线以来,发动机制造技术已经历了两次技术革命,目前正处于第三次技术革命进程中。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由组合机床和专用机床组成的自动生产线的使用,满足当时单一机型大批量生产的需求。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由高速加工中心和部分专用机床组成的高柔性生产线的使用,并应用了智能刀具系统,满足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品变型的生产需求。进入2l世纪以后,由于发动机研发周期的明显缩短和车型数量的急剧增加,为了满足变品种和变批量的需要,又兼顾高柔性、高效率、低投资并具有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制造系统可实现快速重构的要求。相比于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需在原有高柔性生产线的基础上,要求使用柔性夹具,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实现不同品种的快速切换。
纵观国内现有的发动机及关键零件制造技术类教材,鲜有能反映当下第三次技术革命下的先进制造技术。为紧跟时代潮流,本书介绍的关键零件生产线采用了快换夹具的结构,能快速实现变品种的生产要求,是体现第三次技术革命下的先进制造技术。本书内容全部由发动机制造业一线资深工程师编写,全书共8章,分别介绍了发动机5大关键零部件(气缸体、气缸盖、曲轴、凸轮轴和连杆)的加工制造技术以及发动机整机的装配和测试制造技术。其内容充实、通俗易懂,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书中详尽地介绍了材料科学、数控技术、测控技术、防错技术、快速切换技术等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实践,所使用的案例和素材均来源于各位编者的工作实践,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成功案例。另外,书中每个章节都设定了学习目标,用“想一想”的方式提出了主要的教学内容,在每章后为本章的内容做了小结并有复习思考题。本书采用了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编写结构,便于学生牢固掌握每章的学习内容。相信本书能给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师生提供一个贴近企业需求的指导。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及一些同行专家的指导,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特别是广汽集团副总经理蒋平先生,为本书的编写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读者谅解并指正。
编者
前言
第1章发动机气缸体加工
1.1气缸体产品简介
1.1.1气缸体的功用
1.1.2气缸体的分类
1.1.3气缸体的材料
1.1.4气缸体主要部位和特性
1.2气缸体加工工艺介绍
1.2.1工艺常识
1.2.2气缸体加工定位基准
1.2.3气缸体加工工艺要点
1.2.4产能设计考虑因素
1.2.5加工工艺主要流程
1.3气缸体加工主要设备
1.3.1加工中心
1.3.2柔性珩磨机
1.3.3柔性清洗机
1.4气缸体加工刀具介绍
1.4.1刀具供应商介绍
1.4.2刀具材料简介
1.4.3气缸孔珩磨刀具介绍
1.4.4曲轴孔珩磨刀具介绍
1.5气缸体加工质量检测
1.5.1常规检测手段
1.5.2表面形貌测量
1.5.3网纹角测量
1.5.4注意事项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发动机气缸盖加工
2.1气缸盖产品技术特点及工艺流程
2.1.1产品图样介绍
2.1.2定位基准的选择
2.1.3工艺流程介绍
2.2生产线平面布局设计
2.2.1生产线典型平面布局介绍
2.2.2柔性生产线平面布局设计
2.3设备选型及导入
2.3.1关键设备技术要求
2.3.2设备选型与设计
2.4夹具设计
2.4.1定位夹紧原理
2.4.2夹具设计
2.5量具选型
2.5.1测量方法与量具选型
2.5.2气缸盖关键尺寸量检具选型介绍
2.6刀具的选型
2.6.1刀具经济性分析
2.6.2常规加工刀具介绍及选型
2.6.3特殊刀具介绍及选型
2.7设备安装调试及生产准备
2.7.1设备安装调试及设备验收
2.7.2相关工艺文件的准备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发动机曲轴加工
3.1曲轴产品简介
3.1.1曲轴的功用
3.1.2曲轴的工作环境
3.1.3曲轴的结构
3.1.4曲轴的关键特性
3.1.5轴瓦的选配
3.1.6曲轴的材料
3.2工艺基础
3.2.1基本常识
3.2.2尺寸标注等效变换
3.2.3几何公差
3.2.4粗糙度常用参数
3.2.5常用热处理工艺
3.2.6节拍时间计算方法
3.3曲轴工艺设计
3.3.1工艺流程设计思路
3.3.2典型的曲轴工艺流程
3.3.3加工余量和定位夹紧
3.3.4主要工艺设备选型
3.4曲轴刀具与砂轮
3.4.1曲轴加工的主要刀具
3.4.2曲轴磨床砂轮简介
3.5加工质量控制
3.5.1在线检测
3.5.2线外检测
3.5.3其他质量控制手段
3.6曲轴外圆磨床介绍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发动机凸轮轴加工
4.1凸轮轴产品简介
4.1.1凸轮轴的功用
4.1.2凸轮轴的结构
4.1.3凸轮轴的关键特性
4.1.4凸轮轴的材料
4.2型线和相关曲线
4.2.1凸轮轴升程曲线
4.2.2凸轮轴速度曲线
4.2.3凸轮轴加速度曲线
4.3凸轮轴工艺设计
4.3.1工艺流程设计思路
4.3.2典型的凸轮轴加工工艺流程
4.3.3加工余量和定位夹紧
4.3.4主要工艺设备选型
4.4凸轮轴刀具与砂轮
4.4.1凸轮轴加工的主要刀具
4.4.2凸轮轴磨床砂轮简介
4.5加工质量控制
4.5.1在线检测
4.5.2线外检测
4.5.3其他质量控制手段
4.6凸轮磨床介绍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发动机连杆加工
5.1发动机连杆概述
5.1.1产品结构介绍
5.1.2常见材料及性能分析
5.2连杆机加工设备及夹具
5.2.1设备介绍
5.2.2夹具介绍
5.3连杆加工工艺分析
5.3.1工艺流程介绍
5.3.2工艺分析及刀具选型
5.4产品检测
5.4.1关键尺寸要求
5.4.2量具选型及检测频次设定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发动机装配技术
6.1发动机装配技术简介
6.1.1清洁度
6.1.2装配可靠性
6.1.3密封性
6.2发动机装配线设计
6.2.1发动机装配线设计输入
6.2.2发动机装配线信息系统结构
6.2.3发动机装配线控制逻辑
6.2.4发动机装配线工艺流程设计
6.2.5发动机装配线工艺设备平面布局设计
6.2.6防错技术设计
6.2.7装配线理念设计
6.3关键装配工艺设计
6.3.1拧紧工艺设计
6.3.2密封涂胶工艺
6.3.3压装工艺
6.3.4测漏工艺
6.3.5公差等级件选配工艺
6.3.6机能测试
6.4发动机装配线设备及工装特点
6.4.1装配线设备的种类及特点
6.4.2工装种类及周期维护保养方法
6.4.3发动机装配用辅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章发动机测试工艺
7.1发动机热试工艺
7.1.1热试设备的构成
7.1.2热试检测项目
7.1.3热试常见质量缺陷
7.2发动机冷试工艺
7.2.1冷试设备的构成
7.2.2冷试检测项目
7.2.3冷试常见故障诊断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8章发动机生产线新设备导入验收方法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