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与思考的结合、尊重传统与实现创新的结合,按照“案例及其解析”、“基础知识”、“知识拓展”、“建议阅读文献”和“本章小结和关键术语”等模块来组织内容。“案例及其解析模块”中的“典型案例及其解析”是为了让读者对相关知识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便于对本部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模拟法庭案例及其解析”是为了让读者认识到现有刑法理论在解决现实案例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可能引发的争议,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培养读者运用刑法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基础知识”模块重在传授刑法学基本理论、解析相关刑法规定。“知识拓展”模块重点介绍本部分知识存在的悬而未决的理论争议或者应当继续研究的理论问题,培养读者研究刑法学的兴趣、掌握刑法学研究的方法。“建议阅读文献”模块介绍丰富本部分知识应当继续研读的专著和论文,或者是解决本部分知识理论争议问题应当了解的已有研究。“本章小结和关键术语”模块中的“本章小结”是对每一章重点内容的简要概括,便于读者对相关知识的吸收;“关键术语”是对每一章重点概念的介绍,便于读者逐步掌握“法言法语”。
上编 刑法总论
第一章 刑法概说
第一节 刑法及其体系
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二章 犯罪概说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
第二节 犯罪构成
第三章 犯罪客体
第一节 犯罪客体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第四章 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 危害行为
第三节 危害结果
第四节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第五节 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素
第五章 犯罪主体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
第二节 自然人犯罪主体
第三节 单位犯罪主体
第六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 犯罪故意
第三节 犯罪过失
第四节 意外事件
第五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第六节 认识错误
第七章 正当化事由
第一节 正当化事由概述
第二节 正当防卫
第三节 紧急避险
第四节 其他正当化事由
第八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四节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
第五节 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
第九章 犯罪停止形态
第一节 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第二节 犯罪既遂
第三节 犯罪预备
第四节 犯罪未遂
第五节 犯罪中止
第十章 罪数形态
第一节 罪数概述
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
第十一章 刑事责任和刑罚概说
第一节 刑事责任
第二节 刑罚的概念和性质
第三节 刑罚的功能和目的
第十二章 刑罚体系
第一节 刑罚体系概述
第二节 主刑
第三节 附加刑
第四节 非刑罚处理方法
第十三章 刑罚裁量
第一节 刑罚裁量概述
第二节 刑罚裁量制度
第十四章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第一节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概述
第二节 减刑
第三节 假释
第四节 时效
第五节 赦免
下编 罪刑各论
第一章 刑法各论概说
第一节 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刑法各论的体系
第三节 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
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一节 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
第二节 叛变、叛逃的犯罪
第三节 间谍、资敌的犯罪
第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第二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三节 破坏公共交通工具、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四节 实施恐怖、危险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五节 违反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管理规定危害公共安全
的犯罪
第六节 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四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
第二节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第三节 走私罪
第四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六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七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八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九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五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一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
第二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分述
第六章 侵犯财产罪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第二节 占有型侵犯财产罪
第三节 挪用型侵犯财产罪
第四节 破坏型侵犯财产罪
第七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
第八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九章 贪污贿赂罪
第十章 渎职罪
第十一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后记
上编 刑法总论
第一章 刑法概说
第一节 刑法及其体系
一、刑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模拟法庭案例
被告人甲、乙、丙三人知道很多烟酒专卖店出售假名烟名酒,三人商议到专卖店购买烟酒,确认为假烟假酒后,再要老板赔偿。一日,三人来到某烟酒专卖店,购买了价值1070元的茅台酒、芙蓉王烟并收取了购物凭证。根据烟酒包装上所留的查询电话,发现烟酒都是假的。三人返回该店,对老板称:他们三人为了承包一个工程而买烟酒去送礼,受礼的人发现烟酒是假的,工程泡汤了,要求老板赔偿,并扬言如老板不赔偿,他们就向工商部门举报。老板害怕举报,经与三人讨价还价,退还购货款并赔偿三人2000元。三人将假烟酒留在该店。三人利用这种方式另要求三个烟酒店老板赔偿共5000元。
请根据《刑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围绕本案甲、乙、丙三人的行为应当由刑法调整还是应当由民法或者行政法调整,选择控方或辩方并系统阐述己方意见。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由一系列层次分明的部门法构成的,法律制裁手段体现了鲜明的层阶性。每一个部门法对其调整的对象都有独特的调整方法。如:民事法律中的侵权行为法对侵权行为规定了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中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治安违法行为规定了行政拘留、罚款等法律责任。在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还不足以制止某些危害行为的时候,国家将这些行为规定为犯罪并运用刑罚手段进行制裁以抑制这些行为的发生,这样就形成了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法——刑法。因此,刑法就是规定犯罪以及对犯罪予以刑事制裁的法律规范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