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是国内最受欢迎的标准管理学教 材之一。本书遵循第4版的章目编排,共分为18章(含综合案例),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4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详解,精选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可将信息源划分为四大类:①文献信息源;②口头信息源;③电子信息源;④实物信息源。
2.信息的加工
(1)鉴别
鉴别是指确认信息可靠性的活动。其方法主要有:查证法、比较法、佐证法、逻辑法。
(2)筛选
筛选是指在鉴别的基础上,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取舍的活动。筛选旨在解决信息的适用性问题,依据的是管理者的主观判断。筛选通常分四步进行:真实性筛选、适用性筛选、精约性筛选、先进性筛选。
(3)排序
排序是指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管理者所偏好的某一特征对信息进行等级、层次的划分活动。
(4)初步激活
初步激活是指对排序后的信息进行开发、分析和转换,实现信息的活化以便使用的活动。
(5)编写
编写是信息加工过程的产出环节,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编写,便于认识的活动。通常,一条信息应该只有一个主题,结构要简洁、清晰、严谨,标题要突出、鲜明,文字表述要精炼准确、深入浅出。
3.信息的存储
信息的存储工作由归档、登录、编目、编码、排架等环节构成。在这些环节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准确性问题
在对信息进行记载、登录时,要做到内容准确、表述清楚、结构有序。
(2)安全性问题
要保证信息在存储期问不会丢失与毁坏。对于文献信息,应采取先进的保存技术;对于电子信息,一方面要注意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另一方面要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防止丢失。
(3)费用问题
信息的存储应尽量节约空问,以节省费用。另外空间的节约也便于保管和检索。
(4)方便性问题
方便性有两层含义:①使用方便,信息的存储要便于人们检索;②更新方便。在对信息存储时,要充分考虑是否便于将来增添新的信息、删除无用的信息或修改变化了的信息。
4.信息的传播
信息的传播具有与大众传播不同的特点:
(1)目的更加具体
大众传播的目的是向社会公众传播各类信息。组织中的信息传播是管理者为了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有意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