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心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共三册,即初一年级分册、初二年级分册和高一年级分册。本册为初二分册,该教材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以“体验式教学”为主旨,遵循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相同的主题下设计不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感悟获得成长,在体验和反思中提升心理健康素质。针对我国中学生的特点,共选取了13个主题,包括良师益友、情绪的控制与表达能力、认知能力、自我效能感、抗逆力、生命理解、建立目标和抉择的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自主能力、明确而积极的自我认同、处理社交难题的能力、遵守社会规则、参与公益活动,各主题都设计了两个课时的教学活动。
介绍课
主题一 良师益友
第一课 家有儿女
第二课 父母之命
主题二 情绪的控制与表达能力
第三课 情绪过山车
第四课 合情合理
主题三 认知能力
第五课 思考方式辨又辨
第六课 创意挑粒粒
主题四 自我效能感
第七课 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八课 勇闯怪兽屋
主题五 抗逆力
第九课 启动内心力量
第十课 现代漂流记
主题六 生命理解
第十一课 他方的生命
第十二课 金钱世界
主题七 建立目标和抉择的能力
第十三课 决策风格大不同
第十四课 决策权衡
主题八 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十五课 不一样的责任
第十六课 左右为难?
主题九 自主能力
第十七课 先“抉”条件
第十八课 身不由己?
主题十 明确而积极的自我认同
第十九课 多重自我
第二十课 优势智能
主题十一 处理社交难题的能力
第二十一课 如何开口?
第二十二课 冲突红绿灯
主题十二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二十三课 瘦身面面观
第二十四课 权衡天平
主题十三 公益活动
第二十五课 公益为了谁?
第二十六课 公益ING(公益进行时)
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关系是青少年面对危机时重要的外在保护因素,这些关系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及家庭其他成员、同学、朋友及老师等。因此有必要加强青少年与父母、同伴和老师等的联系。
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将来的自主、自立、性格发展和问题行为等都有长远的影响。初二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一方面,与同伴和老师的联系将会逐渐取代与父母的联系。而另一方面,他们仍然期望父母给予全力支持。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强,与父母容易产生矛盾,需要处理亲子间的冲突。故初二良师益友主题的课程内容将围绕亲子关系展开。
本主题共有两节课,着重巩固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第一课鼓励学生在家中多做贡献,以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第二课帮助学生学习与父母沟通和相处的技巧,借此巩固学生与父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