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心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共三册,即初一年级分册、初二年级分册和高一年级分册。本册为初一分册,该教材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以“体验式教学”为主旨,遵循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相同的主题下设计不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感悟获得成长,在体验和反思中提升心理健康素质。针对我国中学生的特点,共选取了13个主题,包括良师益友、情绪的控制与表达能力、认知能力、自我效能感、抗逆力、生命理解、建立目标和抉择的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自主能力、明确而积极的自我认同、处理社交难题的能力、遵守社会规则、参与公益活动,各主题都设计了两个课时的教学活动。
介绍课
主题一 良师益友
第一课 结伴同行
第二课 性格的力量
主题二 情绪的控制与表达能力
第三课 情绪词典
第四课 真情流露
主题三 认知能力
第五课 思考与反思
第六课 网上情缘
主题四 自我效能感
第七课 天生我才
第八课 我值得赞赏
主题五 抗逆力
第九课 冲突教室
第十课 面对失败
主题六 生命理解
第十一课 我的最爱
第十二课 地球你好吗?
主题七 建立目标和抉择的能力
第十三课 人生指南针
第十四课 一路向前
主题八 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十五课 公平?不公平?
第十六课 遵守规则,制定规则
主题九 自主能力
第十七课 自主执照
第十八课 三思而后行
主题十 明确而积极的自我认同
第十九课 知己知彼
第二十课 我的骄傲
主题十一 处理社交难题的能力
第二十一课 真的为我好?
第二十二课 如何启齿?
主题十二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二十五课 家有家规
第二十六课 入乡随俗
主题十三 参与公益活动
第二十七课 认识公益活动
第二十八课 出发吧!公益
人从出生开始便经历不同类型的人际联系,例如,与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及老师的联系等等。在遭遇逆境、经历挫折时,如学习成绩不佳、行为不被老师和同伴接纳、家庭遇到困难、健康状况不佳等,如果身边有可以信任的师长和朋友,通过他们的支持,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我们就有可能将困难转化为成功的经验。心理学研究指出,如果青少年能与身边的人维持良好的联结,就会有较好的自我形象、自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沟通的技巧。
学生在学校里生活和学习,与老师和同学建立亲密而相互信任的关系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及对学校的归属感。对刚入学的初一学生而言,教师鼓励他们主动与师长朋友建立信任的关系,学会信任别人,对他们日后的生活学习有巨大帮助。
在人际交往中,不仅需要学会信任,学生个人的性格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身性格及探讨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性格,从而更好地与身边的老师同学建立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