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美]小威廉·卡丽斯特)
定 价:178 元 本教材已被 1 所学校申请过!
丛书名:
该教材内容主要涵盖材料的基础知识介绍、原子的结构与键合、金属和陶瓷的结构、高分子结构、固体缺陷、扩散、力学性能、变形和强化机制、失效、相图、相变、电性能、材料类型及其应用、材料的合成制备与加工、复合材料、材料的腐蚀与降解、热性能、磁性能、光学性能、材料科学与工程所涉及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 。 本书内容全面、先进。不仅是材料学科的必修课教材,也是应用物理、化学工业、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电子电工、车辆工程、航空航天等专业的必要补充教材。也可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教材突出特色:1、适用性广:本书适用于材料类及相关本科专业,可用于基础教学,也可用于学生和科学、工程人员自学。2、逻辑性强:本书内容以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介绍学科问题。3、易于理解:本书以学生为中心思考问题,用学生熟悉的术语讲解材料科学问题,并通过详细的定义解释学生们不熟悉的内容。4、学习性强:本书中提供了例题(详细介绍理论的运用)、习题(巩固与运用所学知识)、重要资料(与生活联系的科学小知识)及其他相关学生可用的学习资源,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本书以丰富的内容,彩色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内容涵盖全面:本书中涵盖了原子结构与原子键、金属和陶瓷结构、高分子结构、固体缺陷、扩散、力学性能、变形和强化机制、失效、相图、相变、电学性能、材料的各种类型及应用、材料的合成、制备与加工、复合材料、材料的腐蚀与降解、热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材料的经济、环境与社会问题等基础材料内容,为今后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6、符合认证需求:本书明确写明每章教学的目标,以及课程支撑学生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指标点,便于高校各材料院系教学使用。
郭福,博士,教务处处长 教授,译者1994年本科毕业、1997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1997年起赴美国留学,于2001年11月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 2001年12月开始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电子材料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8月回国,于2003年9月起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任教,2004年1月起任教授,2004年5月任博士生导师,2004年12月任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在美国留学及工作期间,作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海军科研办公室等研究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在国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2篇文章在美国知名杂志Science及英国知名杂志Nature上发表。2001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工程院颁发的学术成果奖。200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及教育部新世纪优 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工大青年研究基地等多项研究工作。现任美国电子、磁性及光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金属学会、材料学会、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员。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为电子封装用新型连接材料无铅钎料及新型能源材料热电材料的研究。 译者相继开创了《微电子连接技术与材料》、《工程英文写作》等课程;同时,郭福教授还承担了本科生《工程材料》、《电子封装技术》、《材料专业外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译者教授的《材料科学基础》被评为双语教学示范课、北京市精品课程。译者所承担的所有教学课程全部采用英文教学,英文课件和英文习作,选用国际上通用前端的标准教材,并为学生亲自编写了适合课堂学习的双语教学资料,辅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受益良多。
第1章 导言 /001学习目标 /0021.1 历史展望 /0021.2 材料科学与工程 /0021.3 为什么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 /0041.4 材料的分类 /004重要材料—碳酸饮料容器 /0081.5 先进材料 /0091.6 现代材料需求 /0101.7 工艺/结构/性能/应用间的相互关系 /011总结 /013参考文献 /014习题 /014第2章 原子结构与原子键 /015学习目标 /0162.1 概述 /016原子结构 /0162.2 基本概念 /0162.3 原子中的电子 /0172.4 元素周期表 /022固体中的原子键 /0232.5 键合力与键能 /0232.6 原子间主价键 /0252.7 次价键或范德华键 /028重要材料—水(结冰后体积膨胀) /0302.8 分子 /031总结 /031参考文献 /033习题 /033工程基础问题 /035第3章 金属和陶瓷的结构 /036学习目标 /0373.1 概述 /037晶体结构 /0373.2 基本概念 /0373.3 晶胞 /0383.4 金属晶体结构 /0383.5 密度计算—金属 /0433.6 陶瓷晶体结构 /0433.7 密度计算—陶瓷 /0483.8 硅酸盐陶瓷 /0493.9 碳 /0523.10 多晶型和同素异形体 /0533.11 晶系 /053重要材料—碳纳米管 /054晶体点阵、晶向、晶面 /056重要材料—锡(同素异形体转变) /0563.12 点坐标 /0573.13 晶向 /0583.14 晶面 /0633.15 线密度和面密度 /0673.16 密排晶体结构 /068晶体和非晶材料 /0703.17 单晶 /0703.18 多晶材料 /0713.19 各向异性 /0723.20 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的确定 /0723.21 非晶固体 /076总结 /078参考文献 /081习题 /082工程基础问题 /088第4章 高分子结构 /089学习目标 /0904.1 概述 /0904.2 碳氢化合物分子 /0904.3 聚合物分子 /0924.4 高分子化学 /0934.5 分子量 /0974.6 分子形状 /0994.7 分子结构 /1004.8 分子构型 /1014.9 热塑性和热固性聚合物 /1044.10 共聚物 /1054.11 聚合物的结晶度 /1064.12 聚合物晶体 /109总结 /110参考文献 /113习题 /113工程基础问题 /116第5章 固体缺陷 /117学习目标 /1185.1 概述 /118点缺陷 /1185.2 金属中的点缺陷 /1185.3 陶瓷中的点缺陷 /1205.4 固体中的杂质 /1235.5 高分子中的点缺陷 /1265.6 成分表述 /126其他缺陷 /1295.7 位错—线缺陷 /1295.8 面缺陷 /1325.9 体缺陷 /1345.10 原子振动 /135重要材料—催化剂(以及表面缺陷) /135显微组织观察 /1365.11 显微镜基本概念 /1365.12 显微技术 /1375.13 晶粒尺寸测定 /140总结 /142参考文献 /146习题 /146设计问题 /150工程基础问题 /150第6章 扩散 /151学习目标 /1526.1 概述 /1526.2 扩散机制 /1536.3 稳态扩散 /1546.4 非稳态扩散 /1566.5 影响扩散的因素 /1606.6 半导体材料中的扩散 /165重要材料—集成电路互连铝线 /1686.7 其他扩散路径 /1696.8 离子化合物和聚合物中的扩散 /169总结 /171参考文献 /175习题 /175设计问题 /179工程基础问题 /180第7章 力学性能 /181学习目标 /1827.1 概述 /1827.2 应力和应变概念 /183弹性变形 /1867.3 应力-应变行为 /1867.4 滞弹性 /1897.5 材料的弹性性能 /190力学行为—金属 /1927.6 拉伸性能 /1937.7 真应力和真应变 /1997.8 塑性变形后的弹性回复 /2017.9 压缩、剪切、扭转变形 /202力学行为—陶瓷 /2027.10 弯曲强度 /2027.11 弹性行为 /2047.12 孔隙率对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204力学行为—高分子 /2057.13 应力-应变行为 /2057.14 宏观变形 /2077.15 黏弹性 /208硬度及其他力学性能 /2127.16 硬度 /2127.17 陶瓷材料的硬度 /2177.18 高分子的撕裂强度与硬度 /218物性多样性和设计/安全因素 /2187.19 材料性能多样性 /2187.20 设计/安全因素 /220总结 /222参考文献 /227习题 /228设计问题 /238工程基础问题 /239第8章 变形和强化机制 /241学习目标 /2428.1 概述 /242金属的变形机制 /2428.2 历史 /2438.3 位错的基本概念 /2438.4 位错的特征 /2458.5 滑移系 /2468.6 单晶体的滑移 /2488.7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2508.8 孪晶产生的变形 /252金属的强化机制 /2538.9 晶粒细化强化 /2538.10 固溶强化 /2548.11 应变强化 /256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2598.12 回复 /2598.13 再结晶 /2598.14 晶粒长大 /263陶瓷材料变形机制 /2648.15 晶体陶瓷 /2658.16 非晶陶瓷 /265聚合物变形及增强机制 /2668.17 半结晶聚合物的变形 /2668.18 影响半结晶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的因素 /269重要材料—收缩包装聚合物薄膜 /2718.19 弹性体的变形 /271总结 /273参考文献 /279习题 /279设计问题 /285工程基础问题 /285第9章 失效 /286学习目标 /2879.1 概述 /287断裂 /2889.2 断裂基础 /2889.3 延性断裂 /288断口研究 /2899.4 脆性断裂 /2909.5 断裂力学原理 /2929.6 陶瓷的脆性断裂 /2999.7 高分子的断裂 /3029.8 断裂韧性测试 /304疲劳 /3089.9 交变应力 /3089.10 S-N曲线 /3109.11 高分子材料的疲劳 /3129.12 裂纹的萌生与扩展 /3129.13 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 /3149.14 环境因素 /316蠕变 /3179.15 广义蠕变行为 /3179.16 应力和温度的影响 /3189.17 数据外推法 /3209.18 高温用合金 /3219.19 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的蠕变 /321总结 /322参考文献 /325习题 /326设计问题 /331工程基础问题 /332第10章 相图 /333学习目标 /33410.1 概述 /334定义和基本概念 /33410.2 溶解度极限 /33510.3 相 /33510.4 显微结构 /33610.5 相平衡 /33610.6 单组分(一元)相图 /337二元相图 /33810.7 二元匀晶系统 /33810.8 相图分析 /34010.9 匀晶合金显微组织演变 /34310.10 匀晶合金的力学性能 /34610.11 二元共晶系统 /347重要材料—无铅钎料 /35110.12 共晶合金显微组织演变 /35210.13 存在中间相或化合物的平衡相图 /35710.14 共析和包晶反应 /35910.15 同成分相变 /36010.16 陶瓷相图 /36110.17 三元相图 /36510.18 吉布斯相律 /365铁-碳系统 /36710.19 铁碳(Fe-Fe3C)相图 /36710.20 铁碳合金显微组织演变 /36910.21 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 /376总结 /376参考文献 /380习题 /380工程基础问题 /388第11章 相变 /389学习目标 /39011.1 概述 /390金属中的相变 /39011.2 基本概念 /39111.3 相变动力学 /39111.4 亚稳态与平衡态 /400铁-碳合金中显微结构与性能的改变 /40011.5 等温转变图 /40111.6 连续冷却转变图 /40911.7 铁-碳合金的力学行为 /41211.8 回火马氏体 /41611.9 铁-碳合金的相变及力学性能的回顾 /418重要材料—形状记忆合金 /419沉淀硬化 /42111.10 热处理 /42211.11 硬化机制 /42311.12 其他说明 /425高分子中的结晶、熔化和玻璃化转变现象 /42611.13 结晶 /42611.14 熔化 /42711.15 玻璃化转变 /42711.16 熔化温度和玻璃化温度 /42711.17 熔化温度和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因素 /428总结 /430参考文献 /435习题 /436设计问题 /441工程基础问题 /442第12章 电学性能 /443学习目标 /44412.1 概述 /444电导 /44412.2 欧姆定律 /44412.3 电导率 /44512.4 电子和离子导电 /44612.5 固体能带结构 /44612.6 能带传导与原子成键模型 /44812.7 电子迁移率 /45012.8 金属的电阻率 /45012.9 工业合金的电学特性 /453重要材料—铝电导线 /453半导电性 /45512.10 本征半导体 /45512.11 杂质半导体 /45712.12 温度对载流子浓度的影响 /46012.13 影响载流子迁移率的因素 /46212.14 霍尔效应 /46512.15 半导体器件 /467离子型陶瓷和聚合物的电导 /47212.16 离子型材料的电导 /47212.17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 /473介电性能 /47412.18 电容器 /47412.19 场矢量和极化 /47512.20 极化类型 /47812.21 与频率相关的相对介电常数 /48012.22 介电强度 /48112.23 介电材料 /481材料的其他电学特性 /48112.24 铁电性 /48112.25 压电性 /482总结 /483参考文献 /489习题 /490设计问题 /495工程基础问题 /496第13章 材料类型及其应用 /497学习目标 /49813.1 概述 /498金属合金的类型 /49813.2 铁合金 /49813.3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 /509重要材料—欧元硬币所用的金属合金 /517陶瓷的种类 /51813.4 玻璃 /51813.5 玻璃陶瓷 /51913.6 黏土制品 /52013.7 耐火材料 /52113.8 磨料 /52313.9 水泥 /52313.10 先进陶瓷 /524重要材料—压电陶瓷 /52613.11 金刚石和石墨 /527聚合物的类型 /52813.12 塑料 /528重要材料—酚醛台球 /53113.13 橡胶 /53113.14 纤维 /53313.15 其他应用 /53313.16 先进高分子材料 /535总结 /538参考文献 /541习题 /542设计问题 /543工程基础问题 /544第14章 材料的合成、制备和加工 /545学习目标 /54614.1 概述 /546金属的制备 /54614.2 成型加工 /54714.3 铸造 /54814.4 其他技术 /549金属的热加工 /55114.5 退火工艺 /55114.6 钢的热处理 /553陶瓷材料制造 /56114.7 玻璃和玻璃陶瓷的制造与加工 /56214.8 黏土制品的制造与加工 /56614.9 粉末压制 /57014.10 流延成型 /572聚合物的合成与加工 /57314.11 聚合反应 /57314.12 聚合物添加剂 /57514.13 塑料成型技术 /57614.14 橡胶的成型 /57914.15 纤维和薄膜的成型 /579总结 /580参考文献 /585习题 /586设计问题 /588工程基础问题 /589第15章 复合材料 /590学习目标 /59115.1 概述 /591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59315.2 大颗粒复合材料 /59315.3 弥散增强复合材料 /596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59715.4 纤维长度的影响 /59715.5 纤维取向和浓度的影响 /59815.6 纤维相 /60615.7 基体相 /60715.8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60815.9 金属基复合材料 /61315.10 陶瓷基复合材料 /61415.11 碳/碳复合材料 /61515.12 混杂复合材料 /61615.1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加工 /616结构复合材料 /61815.14 层状复合材料 /61915.15 夹芯板 /619重要材料—纳米复合涂层 /620总结 /621参考文献 /624习题 /624设计问题 /628工程基础问题 /629第16章 材料腐蚀和降解 /630学习目标 /63116.1 概述 /631金属的腐蚀 /63116.2 电化学因素 /63216.3 腐蚀速率 /63816.4 腐蚀速率预测 /63916.5 钝化 /64516.6 环境影响 /64616.7 腐蚀形式 /64616.8 腐蚀环境 /65316.9 腐蚀防护 /65416.10 氧化 /656陶瓷材料的腐蚀 /659聚合物的降解 /65916.11 溶胀和溶解 /65916.12 键断裂 /66116.13 风化 /662总结 /663参考文献 /666习题 /666设计问题 /670工程基础问题 /670第17章 热学性能 /671学习目标 /67217.1 概述 /67217.2 热容 /67217.3 热膨胀 /675重要材料—因瓦和其他低膨胀系数合金 /67717.4 热导率 /67817.5 热应力 /681总结 /682参考文献 /684习题 /684设计问题 /686工程基础问题 /687第18章 磁学性能 /688学习目标 /68918.1 概述 /68918.2 基本概念 /68918.3 反磁性和顺磁性 /69218.4 铁磁性 /69418.5 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 /69518.6 温度对磁性行为的影响 /69818.7 磁畴和磁滞现象 /69918.8 磁各向异性 /70218.9 软磁材料 /703重要材料—用于变压器铁芯的铁–硅合金 /70418.10 硬磁材料 /70518.11 磁存储器 /70718.12 超导现象 /710总结 /713参考文献 /715习题 /716设计例题 /719工程基础问题 /719第19章 光学性能 /720学习目标 /72119.1 概述 /721基本概念 /72119.2 电磁辐射 /72119.3 光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 /72319.4 原子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724金属材料的光学性质 /725非金属材料的光学性质 /72619.5 折射 /72619.6 反射 /72719.7 吸收 /72819.8 透射 /73119.9 颜色 /73119.10 绝缘体中的不透明和半透明 /733光学现象的应用 /73319.11 发光 /73319.12 光电导 /734重要材料—发光二极管 /73419.13 激光 /73619.14 光纤通信 /740总结 /742参考文献 /745习题 /745设计问题 /747工程基础问题 /747第20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中涉及的经济、环境及社会问题 /748学习目标 /74920.1 概述 /749经济因素 /74920.2 组件设计 /75020.3 材料 /75020.4 制造技术 /750环境和社会因素 /75120.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回收问题 /753重要材料—生物可降解的和可生物再生的高分子材料/塑胶材料 /755总结 /758参考文献 /758设计问题 /759附录A 国际单位制(SI) /760附录B 部分工程材料的性能 /762附录C 部分工程材料的成本和相对成本 /797附录D 常见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 /803附录E 常见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 /807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