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内容分为十一个学习单元,各学习单元根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导入该单元 “应知”的“相关知识”和“应会”的“工作任务”,并明确了模拟训练要求和步骤,旨在培养和训练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岗位能力。同时,在每个单元还设计了“思考题”,以启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检验学习效果。
本教材不仅能满足警官职业学院的教学需要,还可作为司法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以及其他类型职业学校、高等专科、成人高等学校法学及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也可供广大法律爱好者自学之用。
为适应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客观需要,编写组依据《民事诉讼法》课程标准,遵循高职教育自身的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司法实践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法律事务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从培养学生的职业品格出发,以培养法律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为落脚点,设计了突出法律工作职业岗位技能系统化的项目内容和课程体系。本教材编写体例融合了民事诉讼实务“教、学、做”的“工学结合”情境,按照工作进程设置项目、单元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对应学习内容来设计教学过程,全面培养和训练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岗位能力,充分体现了理论必需性、职业针对性的高职教育理念。
本教材内容分为十一个学习单元,各学习单元根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导入该单元 “应知”的“相关知识”和“应会”的“工作任务”,并明确了模拟训练要求和步骤,旨在培养和训练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岗位能力。同时,在每个单元还设计了“思考题”,以启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检验学习效果。本教材不仅能满足警官职业学院的教学需要,还可作为司法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以及其他类型职业学校、高等专科、成人高等学校法学及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也可供广大法律爱好者自学之用。
本书由邓岩任主编,吴晓苹、欧滔任副主编,李雪松、梁瀚匀参编。具体写作及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邓岩:第一、二、三、五、十单元
梁瀚匀:第四单元
欧滔:第六、九单元
吴晓苹:第七、八单元
李雪松:第十一单元
在教材的立项、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具体编写工作给予了热情指导并提出了宝贵意见。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为圆满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作者参阅和借鉴了有关学者和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忱!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不足和缺陷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警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
教材编写组
2015年12月8日于广州龙洞
单元一民事诉讼及其基本制度
项目一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学习情境一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
项目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项目三民事诉讼基本原则
项目四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学习情境二回避的申请与处理
单元二法院的主管与管辖
项目一法院的主管
项目二法院的管辖
学习情境三管辖法院的确定
学习情境四管辖权异议的提出
单元三诉讼当事人与代理人
项目一当事人的界定及其诉讼权利与义务
项目二共同诉讼人的确定
项目三诉讼代表人的确定
项目四公益诉讼
项目五诉讼第三人的确定
项目六诉讼代理人的确定
学习情境五当事人的确定
单元四民事诉讼证据
项目一民事诉讼证据概述及分类
项目二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
学习情境六举证与质证
项目三民事诉讼证据保全
单元五诉讼保障制度
项目一保全
学习情境七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审查与解除
项目二先予执行
学习情境八先予执行的申请
项目三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单元六期间、送达与诉讼费用
项目一期间
项目二送达
项目三诉讼费用
学习情境九诉讼费用的计算与分担
单元七第一审诉讼程序
项目一普通程序
项目二简易程序
学习情境十起诉、应诉及反诉
单元八第二审诉讼程序
项目一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项目二上诉案件的审理及裁判
学习情境十一上诉
单元九审判监督程序
项目一再审程序的启动
项目二再审案件的审理
学习情境十二再审的申请
单元十执行程序
项目一申请执行的条件
项目二民事执行的具体措施
项目三民事执行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项目四民事执行的救济
学习情境十三执行的申请
单元十一其他诉讼程序
项目一特别程序
项目二督促程序
学习情境十四支付令的申请与签发
项目三公示催告程序
项目四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学习情境十五外国法院裁判在我国的承认和执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