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202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材:特岗教师招聘笔试一本通
定 价:65 元
丛书名: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抱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不参与样书赠送活动!
- 作者:中公教育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著
- 出版时间:2021/1/1
- ISBN:9787510076817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中图法分类:G635.11
- 页码:54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字数:(单位:千字)
《中公版·202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特岗教师招聘笔试一本通》全书共设以下方面:
(1)前言: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有关本书主要板块的相关信息,方便复习活动开展。
(2)备考指导:其中的考情分析、题型解读帮助考生明确真题考查的具体信息。
(3)正文内容:正文部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教育写作等八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在精华内容的基础上,放置拓展类的模块,如考题再现、知识拓展、备考锦囊。每章内容介绍完毕后,强化练习中的检测试题方便考生检测本章的学习效果。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中公版·202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特岗教师招聘笔试一本通》本书是中公教育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研发人员在深入研究特岗教师招聘的考试要求和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特色一:立足典型真题
在本书的编写中,融合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年考试真题。从试题的效度来看,真题的效度高于一般的模拟题,因此,本书中所涉及的题目大多是历年考试真题,有较强的参照性。考生能通过真题了解考点,明确备考方向。
特色二:图书结构合理
“学习目标”——每章内容前列出了本章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考题再现、知识拓展、备考锦囊”——正文讲解中设置考题再现、知识拓展、备考锦囊板块,帮助考生直观呈现大量真题,做好知识补充,提供备考指导。
“强化练习”——每章后的练习题供考生自我检测和练习。
特色三:内容覆盖全面
本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写作等八部分内容。在这些部分中,尽可能地涵盖了历年真题考点,突出考试重点。每部分内容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常考知识点做出细致讲解,并以下划线的形式标示了考查重点内容。
中公名师微课视频索引(1)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索引(1)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学习目标(2)
第一节教育概述(2)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7)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2)
强化练习(23)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25)
学习目标(25)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25)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31)
强化练习(37)
第三章教育目的(40)
学习目标(40)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40)
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概述(45)
强化练习(50)
第四章学校与学校教育制度(52)
学习目标(52)
第一节学校概述(52)
第二节教育制度(53)
第三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56)
强化练习(59)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61)
学习目标(61)
第一节学生(61)
第二节教师(65)
第三节师生关系(73)
强化练习(76)
第六章课程(79)
学习目标(79)
第一节课程概述(79)
第二节课程目标(86)
第三节课程内容(87)
第四节课程设计与开发(90)
第五节课程实施与评价(91)
第六节课程资源(93)
强化练习(95)
第七章教学(97)
学习目标(97)
第一节教学概述(97)
第二节教学过程(98)
第三节教学原则(103)
第四节教学方法(107)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114)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18)
第七节教学模式(122)
第八节教学评价(125)
强化练习(130)
第八章德育(134)
学习目标(134)
第一节德育概述(134)
第二节德育过程(137)
第三节德育原则(140)
第四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43)
第五节德育模式(148)
附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节选)(150)
强化练习(153)
第九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156)
学习目标(156)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156)
第二节班级与班级管理(162)
第三节良好班集体的培养(166)
强化练习(168)
第十章课外、校外教育与三结合教育(171)
学习目标(171)
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171)
第二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175)
强化练习(177)
第十一章教育科学研究(178)
学习目标(178)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178)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80)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83)
强化练习(187)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190)
学习目标(190)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190)
第二节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92)
强化练习(194)
第二章认知(195)
学习目标(195)
第一节感觉(195)
第二节知觉(197)
第三节意识与注意(201)
第四节记忆(207)
第五节想象(216)
第六节思维(219)
强化练习(224)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227)
学习目标(227)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227)
第二节意志(234)
强化练习(239)
第四章个性心理(241)
学习目标(241)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241)
第二节能力(245)
第三节人格(249)
强化练习(257)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260)
学习目标(260)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260)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261)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263)
强化练习(265)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267)
学习目标(267)
第一节学生心理发展概述(267)
第二节学生的认知发展(269)
第三节学生人格和社会性发展(273)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277)
强化练习(280)
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82)
学习目标(282)
第一节学习概述(282)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85)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291)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96)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99)
强化练习(300)
第四章学习心理(303)
学习目标(303)
第一节学习动机(303)
第二节学习策略(312)
第三节学习迁移(318)
第四节知识的学习(323)
第五节技能的形成(330)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337)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344)
强化练习(352)
第五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56)
学习目标(356)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356)
第二节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概述(357)
第三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62)
强化练习(368)
第六章教学心理(371)
学习目标(371)
第一节教学设计(371)
第二节课堂管理(376)
第三节教师心理(383)
强化练习(392)
第四部分教学技能
第一章教学设计技能(396)
学习目标(396)
第一节教学设计技能概述(396)
第二节教学目标设计技能(397)
第三节教案编写技能(399)
强化练习(401)
第二章课堂教学技能(403)
学习目标(403)
第一节课堂导入技能(403)
第二节课堂讲授技能(407)
第三节课堂提问技能(409)
第四节教学反馈和教学强化技能(411)
第五节课堂板书技能(413)
第六节课堂教学结束技能(415)
强化练习(416)
第三章教学研究技能(417)
学习目标(417)
第一节说课技能(417)
第二节听课、评课技能(419)
第三节教学反思技能(420)
强化练习(422)
第五部分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424)
学习目标(424)
第一节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发展(424)
第二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425)
强化练习(428)
第二章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变革(430)
学习目标(430)
第一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430)
第二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与教师行为的转变(432)
第三节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变革(434)
第四节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结构的变革(436)
第五节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变革(438)
强化练习(440)
第六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444)
学习目标(444)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444)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448)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50)
强化练习(455)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457)
学习目标(457)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457)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途径和方法(459)
强化练习(460)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与评价(462)
学习目标(462)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462)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463)
强化练习(465)
第七部分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468)
学习目标(468)
第一节教育法律概述(468)
第二节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律关系(471)
第三节教育法律责任与教育法律救济(474)
第四节依法执教(478)
强化练习(480)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汇编(482)
学习目标(482)
强化练习(530)
第八部分教育写作
第一章教育写作基础知识和技巧(534)
学习目标(534)
第一节议论文基础知识(534)
第二节教育写作技巧(536)
第二章教育写作真题范例(542)
学习目标(542)
第一节真题范例一(542)
第二节真题范例二(54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