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通识教程(第二版)系统介绍现代汉语知识的现状和历史来源
定 价:56 元 本教材已被 2 所学校申请过!
丛书名:
《汉语通识教程(第二版)》第一版出版于2013年,本教材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主要内容是系统介绍现代汉语知识的现状和历史来源。现代生活对人们提出了各种新要求,本教材的编写目的就是帮助现代知识分子应对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要求。本次修订结合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内容、结构均有大的调整。章节从原来的18章,整合为15章,删除了过时的内容,增加了当前语言应用生活热点,同时也吸收了一线教师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教、可学性。另外,增加了新的配套PPT和视频资源。
关注生活中的语文,让语文为生活服务视野开阔,全面展示语文丛林深入浅出,系统传播汉语知识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教育研究中心---------------------------- 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5月,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实体性质研究中心,有办公室和人员配备,有运行经费,有公章。中心的宗旨是:以打造、建设国人母语水平保障体系为使命,切实提高国人语文水平,帮助外国人更好更快地掌握汉语。中心秉持调查、整理、研究、开发、推广、实践的工作思路,深入中小学语文教育第一线,深入社会语文学习第一线,摸清情况,发现问题症结,并撰写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心指导研究生完成《大学古代汉语教材编撰现状研究》《社会普及型古代汉语知识读本编撰现状研究》《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等学位论文,获得学界好评。中心组织编写出版了《汉语通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生经简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说简解繁》(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等教材。中心关注社会语文实际问题,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时代,以"汉语语病自动检测软件研究与设计"课题为统领,积极开展研究,力争完成软件的开发,服务社会。近年来,中心教师指导研究生完成《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汉语语病分类研究》《现代汉语病句检测软件检测项目的构建研究》《汉语错别字自动检测软件研究》《汉语赘余类语病自动检测项研究》《外向型汉语学习软件调查报告》《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研究四十年》等学位论文,形成广泛影响。目前,汉语语病自动检测软件正在研究与设计的关键期。中心教师追求学术研究"根深叶茂",坚持本体研究。近年来承担"《南海寄归内法传》语言研究"(2010国家社科)、"汉语睡眠动词的演变历史与理论解释"(2016国家社科)、"《南海寄归内法传》校笺"(2019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佛典词语的中国化研究"(2020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南海寄归内法传校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南海寄归内法传解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等成果,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章世界语言概况…………………………………………………………………1第一节语言的分类…………………………………………………………1第二节印欧语系……………………………………………………………3第三节汉藏语系……………………………………………………………7第四节中国的语言…………………………………………………………8第五节国际辅助语…………………………………………………………15第二章现代汉语语言学常识…………………………………………………………21第一节语言、汉语、现代汉语……………………………………………22第二节语音………………………………………………………………25第三节词汇………………………………………………………………29第四节语法………………………………………………………………32第三章汉语的历史……………………………………………………………………38第一节汉语的起源…………………………………………………………38第二节汉语史分期…………………………………………………………39第三节汉语语音史…………………………………………………………41第四节汉语词汇史…………………………………………………………46第五节汉语语法史…………………………………………………………50第四章汉语的方言……………………………………………………………………57第一节汉语方言的历史和语音现状………………………………………57第二节汉语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72第五章汉语和其他语言………………………………………………………………80第一节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交流和融合……………………………………80第二节英汉语言对比………………………………………………………86第六章世界文字概况…………………………………………………………………94第一节汉字流通圈………………………………………………………94第二节阿拉伯字母流通圈…………………………………………………98第三节印度字母流通圈……………………………………………………99第四节斯拉夫字母流通圈………………………………………………101第五节拉丁字母流通圈…………………………………………………102第六节中国境内的文字…………………………………………………104第七章汉字的历史与现状…………………………………………………………106第一节汉字发展简史……………………………………………………106第二节汉字的结构………………………………………………………112第三节汉字改革…………………………………………………………115第八章汉字与汉文化………………………………………………………………123第一节汉字造字与汉文化………………………………………………123第二节汉字承载的汉文化………………………………………………127第九章汉字的注音…………………………………………………………………137第一节古代的注音方法…………………………………………………137第二节注音符号…………………………………………………………139第三节威妥玛系统………………………………………………………140第四节汉语拼音方案……………………………………………………142第十章标点符号……………………………………………………………………149第一节标点符号概说……………………………………………………149第二节标点符号的用法…………………………………………………152第十一章汉语的数目字……………………………………………………………172第一节数目字概说………………………………………………………172第二节数目字的规范……………………………………………………172第三节数目字的使用……………………………………………………173第十二章网络语言和字母词………………………………………………………179第一节网络语言…………………………………………………………179第二节字母词……………………………………………………………183第十三章熟语和禁忌语……………………………………………………………189第一节熟语……………………………………………………………189第二节禁忌语……………………………………………………………207第十四章表达、语境和修辞………………………………………………………211第一节语言表达与语境…………………………………………………211第二节语言表达与修辞…………………………………………………216第十五章古代的典籍和语言………………………………………………………234第一节古代典籍…………………………………………………………234第二节古代的语言………………………………………………………239第十六章诗律和词律………………………………………………………………246第一节诗律……………………………………………………………246第二节词律……………………………………………………………255第十七章国际中文教育……………………………………………………………265第一节国际中文教育概述………………………………………………265第二节国际中文教育的语言要素教学…………………………………272第三节国际中文教育的语言技能教学…………………………………279第十八章语言资源与语文规划……………………………………………………289第一节语言资源…………………………………………………………289第二节语文规划…………………………………………………………290参考文献………………………………………………………………………………299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