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基础与实验技术(高等职业教育生物技术类专业教材)
定 价:48 元
丛书名:
《微生物基础与实验技术》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生物技术类专业教材,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立项教材。本书共分六个项目,编写时着重介绍微生学操作技能,每个项目附有微生物学实训和知识链接两个内容。本教材基于实践体系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旨在引导课堂搬家,实现在实验室中,采用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眞学、真做学到真本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考虑到全国生物类、食品类高职学校较多,专业方向和定位上有差别,我们采取了广泛取材,整合融合的技术处理,旨在兼容各家所需,也为轻工类、粮油类、服务类等专业选用教材提供了方便。
这本微生物基础与实验技术是业内经典教材,能够纸数融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强调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材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思想引导作用,为此《微生物基础与实验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类、食品加工技术类专业的基础课,我们在编写过程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JYB改革文件精神为指导,按高职教育培养生产、管理一线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要求,结合相关职业岗位(群)要求,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构体系:采用以实践为主,基于实验工作过程来构建具有实践特色的课程内容,将知识和技能融合于具体的实训中,形成技能牵引、知识支撑、文化熏陶、实践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强技能:以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为依据,并结合人社部职业技能工种(如微生物培菌工等)要求,设计实训内容,既突出了技能培养,又体现了较强的职业性。兼知识:按照基础理论知识必须、适用为度的原则,将职业岗位及相关工种所需知识整合于实训任务中。重引导:挖掘课程中思政载体和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引入教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讲教法:基于实践体系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旨在引导课堂搬家,在实验室中,采用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真学、真做、学到真本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顾兼容:考虑到全国生物类、食品类高职学校较多,专业方向和定位上有差别,我们采取了广泛取材、整合融合的技术处理,旨在兼容各院校所需,也为轻工类、粮油类、服务类等专业选用教材提供了方便。本教材编写分工如下: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纪铁鹏(项目一和项目四),张文华(项目二和项目五),钟彩霞(项目三),王凤梅和岳泰新(项目六),李海和王莉(附录和参考文献),池永红和赵姝娜(数字资源)。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张邦建教授担任主审工作。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不妥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编 者2024 年 2 月
纪铁鹏,男,毕业于天津商学院发酵工程专业,教授,啤酒酿造技师,白酒、啤酒自治区高级考评员,自治区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食品发酵工程。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篇,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其中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篇,主持参与教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自治区以上教科研课题2项。
张文华,女,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讲师,白酒高级考评员。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发酵,从事微生物教学20余年。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主持参与教科研课题10余项。
项目一 预备知识预备知识一 微生物的概念和主要类群预备知识二 微生物的特点预备知识三 微生物学的概念、任务及其分支学科预备知识四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预备知识五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一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知识链接二 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及其主要贡献项目二 常见微生物形态观察实训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实训二 常见细菌形态观察实训三 常见放线菌形态观察实训四 常见酵母菌形态观察实训五 常见霉菌形态观察实训六 噬菌体的观察【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一 电子显微镜知识链接二 显微镜的发展历史知识链接三 细菌的繁殖方式知识链接四 放线菌的生活史知识链接五 放线菌的重要类群知识链接六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知识链接七 酵母菌的生活史知识链接八 霉菌的生活史知识链接九 四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的比较知识链接十 霉菌的代表属种知识链接十一 病毒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知识链接十二 病毒的形态、大小、结构和化学组成项目三 染色与制片技术实训一 单染色技术实训二 革兰氏染色技术实训三 涂片法实训四 水浸片法实训五 压片法实训六 插片法实训七 载片培养法实训八 透明薄膜培养法实训九 悬滴法【知识链接】细菌细胞的结构项目四 微生物培养与菌种保藏技术实训一 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及灭菌实训二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训三 微生物接种技术实训四 微生物培养技术实训五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实训六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训七 菌种保藏实训八 菌种复壮【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一 无菌操作技术知识链接二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知识链接三 培养基的类型知识链接四 微生物的营养知识链接五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知识链接六 营养物质吸收方式知识链接七 微生物生长概念知识链接八 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及在生产中的指导意义知识链接九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知识链接十 菌种的退化及其防治与复壮知识链接十一 微生物育种方法项目五 微生物检测技术实训一 酵母菌细胞数、出芽率、死亡率的测定(显微计数法)实训二 菌落总数的测定实训三 大肠菌群计数【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一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知识链接二 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微生物项目六 微生物代谢及在食品中的应用实训一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实训二 酸乳制作实训三 酵母菌扩大培养及乙醇发酵【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一 微生物的代谢概论知识链接二 微生物对自然界有机物质的分解知识链接三 细菌的应用知识链接四 酵母菌的应用附录附录一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附录二 实验常用培养基及制备附录三 常用染液配制附录四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附录五 常用指示剂和试剂配制附录六 实训报告样式参考文献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