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第2版)》对目前轿车上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变速器作了全面介绍,具体分析了各种变速器的优点及其使用范围,探讨了轿车变速器的发展趋势。内容包括液力变速器的组成、作用、使用和注意事项;变矩器结构与工作原理;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人机”控制系统;阀体;自动变速器检查与故障诊断;典型变速器故障;自动变速器电路图。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第2版)》为高等学校汽车类规划教材,可供汽车领域培训和进修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大众、丰田、奔驰汽车维修培训教材使用。
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
第二章液力自动变速器概述
第一节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第二节AT型自动变速器分类
第三节自动变速器的控制面板
第三章变矩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一节液力耦合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二节液力变矩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节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节带锁止离合器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第五节液力变矩器故障的判断与更换
第六节变矩器液压油的供给与冷却
第四章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一节内啮合齿轮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二节摆线转子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节双行程叶片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节变量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五节奔驰副油泵
第六节油泵的检修
第七节油泵检修总结
第五章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一节行星齿轮机构结构与变速原理
第二节换挡执行机构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节典型行星齿轮机构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六章“人机”控制系统
第一节丰田汽车控制系统
第二节大众汽车控制系统
第三节捷达、宝来、高尔夫01M变速器数据流分析
第四节奔驰汽车变速器控制系统
第七章阀体
第一节丰田变速器阀体
第二节大众01M变速器阀体
第三节奔驰722.6变速器阀体
第四节污染物和高温环境对阀体的影响
第八章自动变速器检查与故障诊断
第一节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检查和调整
第二节变速器油更换周期和故障
第三节自动变速器性能检验
第四节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故障自诊断
第五节 自动变速器的故障
第九章典型变速器故障
第一节奔驰车系液控变速器故障
第二节奔驰车系电控变速器故障
第三节大众自动变速器故障
第十章单离合和双离合机械式变速器
第一节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概述
第二节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DSG)及故障原因
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电路图
第一节新奥迪01V五速自动变速器电路图
第二节MAGOTAN(迈腾)6挡自动变速器09G电路图
第三节2001年捷达01M变速器电路图
第四节捷达二次优化线束01M变速器电路图
第五节2005捷达01M变速器电路图
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7.在密封圈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密封圈更换的范围:在维修变速器时,拆到什么地方,密封圈就更换到什么地方。分解中凡是看到的密封圈基本上都应更换。新换上的密封圈在尺寸上一定要合适。如油泵上的密封圈应稍小于油泵的直径,蓄压器、伺服装置和离合器及片式制动器活塞上的密封圈内径应略小于活塞,外径又应略大于缸径。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诸如离合器活塞的密封环等是靠外径密封的,往鼓内径里装时应感觉紧才对。安装前应检查密封圈环槽处有无刻痕和划伤,如有伤痕,可在自动变速器油中浸泡后用金相砂纸研磨其表面,然后清洗干净。
在密封件和它的装配面上,均匀地涂抹上自动变速器油,轻轻地推动,使密封件滑到装配位置,避免密封件被拽长,保证其密封性。密封圆环有铸铁的或聚四氟乙烯两种。其中铸铁密封圈装配时应略感发紧。而聚四氟乙烯的密封圈装配时若略感发紧,则可能是密封圈变形。这两种密封圈不仅材质不同,而且接口处搭钩形式也不相同。
这些密封环并不要求闭口密封。离合器支撑轴和变速器中其他轴一样也承担油道的任务。支撑轴上的密封环槽上有给离合器活塞提供工作油压的油眼,如密封环完全密封,离合器活塞就无法获得工作油压。但这些油封环又要保持相对的密封性,如漏装了密封环,或密封环搭钩形式不符合要求,或密封环变形严重(如聚四氟乙烯密封环过度膨胀,装配时感觉发紧),都会使其密封性严重受损,造成它所负责的离合器工作油压不足,离合器无法进入完全结合状态,工作时打滑严重,使离合器摩擦片过早地烧蚀。油泵支撑轴上铸铁密封环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的可靠性都明显好于聚四氟乙烯密封环。铸铁密封环也是分解自动变速器过程中见到的所有密封件中可以不需要每次都更换的。
8.行星齿轮和行星架轴向间隙的检查
行星齿轮机构由于不承受换挡冲击,所以行驶40万千米以内通常不会有问题,即使行驶40万千米以上汽车的太阳轮,齿圈通常也不会出问题。只是老车的行星轮和行星架间的轴向间隙可能超标。不同的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和行星架的正常工作间隙略有区别,一种是0.20~0.70 mm,另一种是0.20~0.60 mm。但使用极限是一致的,都是0.80 mm。超过0.80 mm工作时容易产生异响。所以间隙超过0.80 mm应更换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和行星架的轴向间隙的检查用塞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