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纬编针织物组织与分析,多针道圆纬机针织物、提花圆机针织物、绒类针织物、无缝内衣织物以及横机织物的组织与设计,经编基础组织与变化组织生产工艺设计等。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准则,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素质为主线,遵循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特有规律进行编写,突出了高职高专的教学特色。
本书可以作为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教材,也可供纺织及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贸易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第一篇 纬编 模块一 纬编针织物概述 项目一 纬编针织产品分类、应用与发展 项目二 纬编针织物设计概述模块二 纬编织物组织与分析 项目一 纬编针织物组织 第一篇 纬编 模块一 纬编针织物概述 项目一 纬编针织产品分类、应用与发展 项目二 纬编针织物设计概述模块二 纬编织物组织与分析 项目一 纬编针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项目二 纬编织物分析 项目三 纬编基本组织结构 任务一 纬平针组织 任务二 罗纹组织 任务三 双罗纹组织 任务四 双反面组织 项目四 纬编花色组织分析 任务一 提花组织分析 任务二 集圈组织分析 任务三 添纱组织分析 任务四 衬垫组织分析 任务五 毛圈组织分析 任务六 长毛绒组织分析 任务七 衬纬组织分析 任务八 纱罗组织分析 项目五 纬编复合组织分析 任务一 单面复合组织分析 任务二 双面复合组织分析模块三 多针道圆纬机针织物组织设计 项目一 设计准备 项目二 单面多针道圆纬机针织物组织设计 任务一 集圈网眼织物设计 任务二 褶裥织物(泡泡纱织物)设计 任务三 绉织物(仿机织乔其纱)设计 项目三 双面多针道圆纬机针织物组织设计 任务一 两面派织物设计 任务二 华夫格织物设计 任务三 蜂窝织物设计 任务四 间隔织物设计模块四 提花圆机针织物组织设计 项目一 设计准备 项目二 单面提花织物的设计 任务一 单面均匀提花织物的设计 任务二 单面不均匀提花织物的设计 任务三 其他单面提花织物设计 项目三 双面提花织物组织设计 任务一 双面提花织物的反面组织设计 任务二 双面提花织物设计实例 任务三 胖花织物设计 任务四 绗缝织物设计模块五 绒类针织物组织与设计 项目一 衬垫织物组织设计 项目二 毛圈织物组织设计 项目三 长毛绒织物组织设计模块六 无缝内衣织物组织设计 项目一 无缝内衣常用的组织结构与生产设备 项目二 无缝内衣设计实例 任务一 美体上衣的设计 任务二 美体裤的设计模块七 横机织物组织设计 项目一 普通横机织物组织设计 任务一 纬平针类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任务二 罗纹类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任务三 双反面类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任务四 移圈类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任务五 集圈类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任务六 空气层类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任务七 波纹类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任务八 嵌花织物在横机上的编织 项目二 电脑横机织物组织设计 任务一 认识恒强电脑横机程序设计系统 任务二 基础组织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 任务三 提花类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 任务四 嵌花类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 任务五 移圈类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第二篇 经编 模块一 经编产品的分类与编织机构 项目一 经编针织物的分类和性能 项目二 经编机编织机构 任务一 钩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和成圈过程 任务二 舌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和成圈过程 任务三 槽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和成圈过程 项目三 梳栉横移机构及其他机构 任务一 梳栉横移机构 任务二 经编机牵拉卷曲机构及辅助机构模块二 经编基础组织与变化组织生产工艺设计 项目一 经编生产工艺设计 项目二 常见经编针织物组织 任务一 经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 任务二 满穿双梳经编组织 任务三 带空穿的经编组织 任务四 花色经编组织模块三 现代经编针织物设计 项目一 多梳经编针织物设计 任务一 认识多梳经编针织物 任务二 多梳经编产品的基本工艺设计 项目二 双针床经编产品设计 任务一 常见双针床经编产品认识 任务二 经编立绒织物的设计 任务三 双针床毛毯的设计 任务四 双针床间隔织物的设计参考文献
“针织物组织与设计”课程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也是核心课程。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针织物组织与设计的技术、设备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教育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方针”。因此,《针织物组织与设计》教材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准则,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素质为主线,遵循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特有规律进行编写,突出了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本教材介绍了针织物各种基本组织与花色组织的结构、性能和编织,经编工艺和产品设计方法,包括纬编产品、横机产品及经编产品;内容涉及织物分析、原料选择、工艺参数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和上机工艺等。使其从整体理论到技术实践更连贯、更系统、更具有可操作性,信息量更加充分、完备和可靠;内容和结构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淘汰了老化的知识、技术、设备和工艺,补充了近年来的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最新科研成果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并给予系统的总结和典型案例的分析;注重原理对实践的科学指导作用,强调技术的可靠性;注重典型机型和常用工艺的分析,强调技术的创新性;注重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先进技术应用能力、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基本理论和案例,举一反三地进行针织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以及技术改造和创新。
本教材由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雷励、葛俊伟、张玉红任主编,张并劬、张龙群等参与编写,雷励负责全书的修改与统稿。西安工程大学刘艳君教授担任主审。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书可能存在不足或不妥之处,诚挚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