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布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贵州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实际经验编写而成。本书注重强化实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物理实验思想的训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重点突出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训练。本书在编排上力求突出时代特色,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编排实验内容,力求做到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实验方法清晰合理,数据处理要求规范。全书分为绪论、测量误差和实验数据处理、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基础性实验、综
`现代物理出现了许多全新的学科,包括粒子物理、核物理、激光、凝聚态以及量子信息科学,它们都离不开量子力学的应用。本书不是一本普通的量子力学习题集,与传统的、市面上多见的量子力学习题集不同,本书的编写完全以一种新的理念为指导。本书探讨了一系列关系到现代量子力学的实验或理论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基于实际的物理实例,即使有时把所考虑的模型的数学结构有意地简化,也是为了帮助读者更迅速地掌握物理。全书共三个部分:*部分处理基本粒子、原子核和原子,第二部分处理量子纠缠和量子测量,而第三部分处理复杂系统。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三版)》结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学改革需要,在前版《物理实验教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编写而成。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三版)》内容包括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本量的测量、基础性实验20个、综合性实验14个、设计性实验9个、拓展与创新性实验17个、演示性实验18个和虚拟仿真实验21个。
本教材分6章,包括物理实验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物理实验的实验方法与基本技术、前导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教材简要地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测量误差、不确定度、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分四个层次安排了52个实验项目,根据专业特点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要求,学生可按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总课时选做实验项目。
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物理学》的配套用书,共16个实验,书后还附录了与物理学实验相关的常数。适合中医药院校师生使用。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借鉴国内外近年来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成果,结合广西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多年来的教改成果、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套书体现分层教学、开放教学、研究性教学、成果导向教学的实验教学新要求,为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全套共分为两册,第一册《大学物理实验(基础部 定价:¥38 ISBN:9787568036795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借鉴国内外近年来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成果,结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多年来的教改成果、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套书体现分层教学、开放教学、研究性教学、成果导向教学的实验教学新要求,为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全套共分为两册,第一册《大学物理实验(基础部分)》,适用于基础实验教学;第二册《大学物理实验(提高部分)》,适用于提高型、研究型实验
本书是在结合理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特点,总结多年来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及经验基础上编写的。全书共5章,第1、2章着重介绍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技术,第3、4、5章分别按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与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编写了40个实验以满足不同类别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本书主要系统地介绍了统计物理经典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此外,也系统地介绍了作者与汪守宏教授在该学科和相变领域研究的一些成果,包括势下降原理、热理论、热力学势数学表达、动力学涨落、平衡相变动力学、热力学标准模型临界涨落效应、凝聚态形成的量子机理、高温超导、量子相变、流体的边界与内部旋涡形成、太阳电磁爆发、星系螺旋结构,以及引力辐射等新理论与新结果。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