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H 语言、文字】 分类索引
-
- 应用文写作教程
- 黄春燕/2023-12-1/清华大学出版社
应用文写作在我国源远流长,也经久不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文写作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高校应用文写作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应用文写作教程》共九章,主要介绍了行政公文和一般应用文(含事务文书、日常文书、财经文书、新闻文书、法律文书、科研文书、礼仪文书等)的基础知识,内容精要,体式规范,例文丰富,实现了通用性和专用性的有机结合。 《应用文写作教程》适合于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教育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也可供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参考。
-
定价:¥42 ISBN:9787302648352
-
- 应用认知语言学
- 卢植 著/2023-12-1/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全书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应用认知语言学。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是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理和概念模型应用于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教学的实践,有助于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水平和质量。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和发展英语语言水平和能力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英语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如习惯用语、短语等的隐喻基础和认知理据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书把认知语言学的理念和应用语言学的实践结合起来从而确立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认知语言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教学实践意义
-
定价:¥78 ISBN:9787301335376
-
- 学术英语国际沟通与交流
- 董焱宁,田园,张英,付林编/2023-11-1/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教材包含学术英语汇报及学术讨论中需要用到的语言及策略,讲解了英语汇报展示的完整准备流程,并包含了在疫情及后疫情背景下在线进行学术汇报的情境及应对策略。本教材包含学术交流、学术展示、设计展示幻灯片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展示的技巧和策略,讲解了英文学术展示的完整准备流程。同时,本教材还关注到线上线下多渠道参与国际会议的实际需求和应对策略。全书共10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置了两大板块,知识点概述(Overview)和策略讲解(Strategies)。其中涉及语言使用的单元还提供了实用表达(Us
-
定价:¥45 ISBN:9787302644453
-
- 国际交流英语教程
- 周之南、成城、任铭静、马骏/2023-11-1/清华大学出版社
《国际交流英语教程》共有12个单元,内容涵盖了国际交流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日常交流、学术交流和商务交流。通过观看慕课、教师讲授、课上训练、课外阅读和实践作业等途径,本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交流必备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以后参与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做准备。教材配套的教学建议、PPT课件、练习题参考答案等,读者可登录www.tsinghuaelt.com下载使用。 《国际交流英语教程》适用于高校英语文化类选修课,也可供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有国际交流的愿望、机会及需求的学习者和涉外工作者参考
-
定价:¥68 ISBN:9787302639091
-
-
-
- 新编电子商务英语(第三版)21世纪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 姚国章,王允曦,刘伟主编/2023-11-1/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编电子商务英语(第三版)》的编写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从国际机构、知名媒体和专业网站等渠道选取 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前瞻性的专业文章作为课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讲解,帮助读者通过学习提高英语 水平和研究电子商务专业的能力。《新编电子商务英语(第三版)》分为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化营销与电子金融、企业电子商务、行业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和电子商务技术与安全6个篇章,每篇均包含3个单元,有详细的讲解和延伸阅 读,读者可根据需要进行精读或泛读,从
-
定价:¥48 ISBN:9787301345979
-
- 新编演讲学
- 李元授主编;孙朝阳执行主编/2023-11-1/武汉大学出版社
《新编演讲学》系全国高等学校演讲口才课程经典教材和全国教育培 训演讲口才课程经典教材。该教材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演讲学课程的教学 需要与师生的建议编写的。本书运用演讲学的理论,借鉴社会学、文化学、心理 学、思维学、美学、传播学、语言学与口才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论述了 演讲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该教材紧跟新时代的步伐,采用新的视角、新的理 念、新的材料与新的方法,在原《演讲学》教材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全书由演 讲原理篇和训练方法篇
-
定价:¥59 ISBN:9787307240148
-
- 非虚构写作
- 张慧瑜著/2023-11-1/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主要是普及非虚构写作的方法和理念,让大学生用写作的方式理解社会与世界。本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非虚构写作的传统和历史;二是非虚构写作与文学、新闻、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三是非虚构写作与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本书将非虚构写作作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从社会、历史、文化等视野反思新闻何为以及新闻的功能等问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新变化。好的非虚构作品既要有丰富的叙事和性文学性,又要有深刻的社会意识,更要有一套总体性地理解社会和世界的知识框架,才能让不可见
-
定价:¥35 ISBN:97870406117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