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为什么会入歧途?为什么会理不明而不自知?该如何舍歧路而入正途?《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可说是唐代玄奘大师翻译的经典中*为殊胜的一部,其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被公认为学佛修持首要必读的典籍。 在本书中,南怀瑾先生挑选《瑜伽师地论》中声闻地修定的部分加以说明,以人我的实际经验配合义理讲解,希望对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帮助,并避免修持路上误入歧途。
《历朝母训》的作者涉及西周至清代诸历史时期的不同阶层。其中有史学家班昭,有文学家宋昭莘、宋昭若姐妹和钟令嘉,有普通家庭主妇温璜母、郑珍母,有后妃大任、徐皇后,有士大夫之妻郑氏等。她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告诉后人应如何教育子女。《历朝母训》大体依时间顺序编排。有些母训系从他处撷取而来,为便于阅读,我们加拟了标题;有些母训为其子追述,为保持原貌,作者仍署其子之名。所选母训,一律标点、注释。
《中国哲学常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愈发重要,创新思维成为职场人必须拥有的能力。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我们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本书的线索分为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创新思维工具的结合应用,为创新思维的基本技能训练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训,能形成创新思维技能学习实践上的循环。
本书以心理科学研究的过程为线索,结合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选题与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以及理论建构与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研究不仅要“做”,还要“想”,为此,本书侧重介绍思维方法,教授如何用脑思考研究。丰富多样的专栏设置让学习者
本书包括6个单元,分别为:性格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与行为、意识与释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治疗。资料选自新近出版的英文心理学杂志、英语报刊及学术网站,反映了心理学学科的新发展和新趋势。
本书1992 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 年台湾丽文文化公司出了增订版。今再作若干修订,编入周裕锴禅学书系。全书分九章,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禅宗史与诗歌史之间的关系,着重论述了禅宗对于诗歌的渗透,禅宗的世界观、思维形式等对诗人的人生哲学、思维形式,对诗歌的风格、流派以及语言文字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平台介绍|荣誉资质|联系我们|出版社登陆